您的位置:首页 >贵州 >

贵州省“国民营养计划”出台

时间:2018-08-22 08:40:00 来源:

贵州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贵州省国民营养计划(2018-2030年)实施方案》,要求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优化营养健康服务、完善营养健康制度、建设营养健康环境、发展营养健康产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全省居民营养素养、显著改善居民营养健康状况。

其中就提出要普及营养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我省将结合地方食物资源、饮食习惯和传统食养理念,编写适合我省特点的居民膳食指南等营养、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资料。

同时加强营养、食品安全科普队伍建设。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坚决反对伪科学,依法打击和处置各种形式的谣言,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营养宣传,避免营养信息误导。并建立免费共享的营养、食品安全科普平台。开展舆情监测,回应社会关注,合理引导舆论,为公众解疑释惑。

除此之外,我省还将逐步建立完善营养政策和标准应用。加强营养人才培养,推进营养能力建设。推动二三级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场所配备或聘请营养方面专业技术人员。

大力开展营养和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估。定期开展人群营养健康状况、食物消费状况监测。收集人群食物消费量、营养素摄入量、体格测量等信息。逐步掌握具有省级代表性的食物消费情况、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

同时加强食物成分监测,收集营养成分、功能成分、与特殊疾病相关成分、有害成分等数据。逐步建立和完善我省食物成分数据库。及时收集、汇总、系统整理各类营养与健康相关监测数据,开展人群营养健康状况评价、食物营养价值评价。

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大力推进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开展健康烹饪模式与营养均衡配餐的示范推广,继续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研发与消费引导,加快食品加工营养化转型。

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加强传统食养指导,开展传统养生食材监测评价,推进传统食养产品的研发以及产业升级换代。

建立营养健康数据共享平台,推动“互联网+营养健康”服务发展。依托云上贵州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协同共享环境、农业、食品药品、医疗、教育、体育等信息数据资源,实现相关数据跨行业集成、跨地域共享、跨业务应用。

阶段目标

2020年全省将实现以下目标:

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控制在12%以下;孕妇贫血率下降至15%以下;老年人群贫血率下降至10%以下;贫困地区人群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

孕妇叶酸缺乏率控制在5%以下;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在7%以下。

农村中小学生的生长迟缓率保持在5%以下;缩小城乡学生身高差别;学生肥胖率上升趋势减缓。

三级医院临床营养科建立覆盖率达到60%,二级医院临床营养科建立覆盖率达到30%;住院病人营养筛查率达到80%和营养不良住院病人的营养治疗比例达到80%。

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

全省95%以上的县(市、区、特区)保持消除碘缺乏危害状态,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

2030年全省将实现以下目标:

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较2020年下降三分之一;孕妇贫血率较2020年下降三分之一。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较2020年下降三分之一;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在2020年的基础上提高10%。

进一步缩小城乡学生身高差别;学生肥胖率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三级医院临床营养科建立覆盖率达到100%,二级医院临床营养科建立覆盖率达到60%;住院病人营养筛查率达到100%和营养不良住院病人的营养治疗比例达到100%。

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5%。

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8克以下;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控制在10%以内。

全省实现98%以上的县(市、区、特区)保持消除碘缺乏危害状态,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

六项重大行动 覆盖不同人群

母婴:公共场合母婴室全覆盖

贵州省将开展生命早期1000天(从怀孕至出生后2岁)营养健康行动,开展孕产妇的营养筛查和干预,建立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咨询平台。引导孕妇增补叶酸和多种微量营养素,降低孕妇贫血率,预防儿童营养缺乏。

孩子出生后,要提高母乳喂养率,培养科学喂养行为改善母乳喂养环境,到2020年,在经常有母婴逗留且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过1万人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医院、旅游景区及游览娱乐等公共场所100%建立母婴室。

加强对婴幼儿腹泻、营养不良病例的监测预警,实施婴幼儿食源性疾病(腹泻等)的防控策略。同时提高婴幼儿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加强婴幼儿配方食品及辅助食品营养成分和重点污染物监测。

学生:小胖子将越来越少

贵州省将开展学生营养改善行动,首先推动地方因地制宜制定满足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营养需求的食谱指南,引导学生科学营养就餐,把膳食管理、膳食卫生与安全、膳食营养有机结合并同步推进。

同时加强学生超重、肥胖干预,增强学生体育锻炼。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物售卖的管理。加强对学生超重、肥胖情况的监测与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

此外还要开展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将营养健康教育纳入国民健康教育体系,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把营养健康教育融入教育各个环节,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升学生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

老人:居家老人吃上营养膳食

贵州省将开展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开展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监测和评价,建立健全全省老年人群营养筛查与评价制度,逐步覆盖全省80%以上老年人群,基本掌握老年人群营养健康状况。

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养老人群提供膳食指导和咨询。指导医院、社区食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营养配餐。开发适合老年人群营养健康需求的食品产品。对低体重高龄老人进行专项营养干预,逐步提高老年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建立老年人群营养健康管理与照护制度。逐步将老年人群营养健康状况纳入居民健康档案,实现无缝对接与有效管理。依托现有工作基础,在家庭保健服务中纳入营养工作内容。

住院患者:边治病边补充营养

开展临床营养行动。加强临床营养科室建设,组建营养支持团队,开展营养治疗,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开展住院患者营养筛查、评价、诊断和治疗。逐步开展住院患者营养筛查工作,了解患者营养状况。依据营养阶梯治疗原则对营养不良的住院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并定期对其效果开展评价。

推动营养相关慢性病的营养防治。制定完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及癌症等慢性病的临床营养干预指南。对营养相关慢性病的住院患者开展营养评价工作,开展营养分级治疗。

此外还要推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治疗膳食的规范化应用。

贫困人口:摸清食源性疾病病种

实施人群营养监测及干预行动。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和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覆盖我省全部农村地区。指导学校结合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合理配餐,并改善学生在校就餐条件。

持续开展贫困地区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并加强贫困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与防控,减少因食源性疾病导致的营养缺乏。摸清贫困地区主要食源性疾病病种、流行趋势和对当地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重点加强腹泻监测及溯源调查,掌握食品污染来源、传播途径。针对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关键点,制定防控策略。

健康饮食:减盐减油少吃糖

开展吃动平衡行动。广泛开展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倡导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则,坚持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膳食模式,培养运动健身习惯,加强个人体重管理,对成人超重、肥胖者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

推进体医融合发展。调查糖尿病、肥胖、骨骼疾病等营养相关慢性病人群的营养状况和运动行为,构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营养运动健康管理模式。研究建立营养相关慢性病运动干预路径。构建体医融合模式,发挥运动干预在营养相关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