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贵州 >

贵州:扶贫搬迁让“新市民”生活工作两相宜

时间:2019-03-27 18:07:52 来源:新华社

“不会唱歌跟我走,不会钓鱼上桥来……”在悠扬的伴奏音乐中,谢祝敏用方言现编现唱的山歌引起大伙儿的哄堂大笑。这一幕,发生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洒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日间照料中心,这里每天都会有很多老人过来娱乐。

今年62岁的谢祝敏是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人,丈夫去世后,全家生活困难。2017年6月,谢祝敏一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后搬到洒金安置点,全家6口人分到了120平米的房子,成为真正的“新市民”。儿子儿媳都在老家打工,她在家带孙子读书。

“我比较喜欢玩、喜欢讲,和大家都合得来。”谢祝敏说,她平时除了接送孙子上学、做饭,有空就会到日间照料中心来,在这里唱歌、跳舞、下棋、弹琴、练书法等。

据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焦龙介绍,来这里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刚搬到安置点的贫困户。“年轻人的适应性比较强,老年人比较恋旧,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就是让这些老人‘搬得出、稳得住’。”焦龙说,不少贫困户是跨区域搬迁,搬到这里举目无亲,特别是家里的青年人外出打工后,老人没有可交流的对象,日间照料中心成为他们认识新朋友的好地方。

对此,焦龙深有体会,他也刚从黔西南州普安县龙吟镇搬到这里不久。“日间照料中心环境比较好,大家一起拉家常,防止搬过来的老人感到孤独。”他说,搬出来之后,还要学会谋发展。如今,焦龙除了在日间照料中心工作每个月有一份收入外,他还在安置点附近开了一家眼镜店。

记者了解到,洒金安置点是兴义市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承接地,也是黔西南州最大的跨区域安置点,拟安置3万余人。为了让搬迁出来的贫困户稳得住、能致富,当地政府还在安置点旁建了一个手工产业园,目前已引进了不少企业。

在兴义市宏盛源电子有限公司的上百名员工中,80%都是刚搬到安置点的贫困户。公司负责人周平介绍,公司以生产手机数据线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里一共有两个厂房、三条生产线,如果满负荷运转的话能吸纳1000人就业。

“前两年厂房是免费的。”兴义市绣娘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冯实素说,她之所以选择来这里,是因为有相关的优惠政策,还能带动安置点的部分妇女就业。记者来到合作社时,数十名绣娘整整齐齐地坐在机器旁,正在生产布依族刺绣服装。“我们合作社的员工,至少有一半来自洒金安置点。”她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