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贵州 >

贵州:选好优势产业 迅速做大规模

时间:2019-07-08 22:23:00 来源:贵州日报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选准产业,是产业扶贫的关键一招。

全省开展产业革命一年多来,各级各地按照产业革命“八要素”,转变思想调结构,全力以赴抓产业,取得巨大成效。在发展产业进程中,首要问题是选准产业,各地在选取优势产业的实践中,依托资源禀赋,对接市场需求,选好产业做大做强,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

今年初,在认真分析研判基础上,我省明确提出以茶、食用菌、蔬菜、生态畜牧、石斛、水果、竹、中药材、刺梨、生态渔业、油茶、辣椒等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产业选择更加精准,效果更加显著。

选准产业,要充分利用资源禀赋,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充分利用资源禀赋,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是选择产业的重要原则之一。

贵州茶产业的发展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案例。贵州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独特地理生态环境,是茶树生长的最佳环境。2007年,我省提出大力发展茶产业,尽管当时全国茶市场上已是巨头林立,尽管贵州茶园面积只有100余万亩,排名全国第10位,但是贵州咬定目标不放松。十年坚守,如今我省面积已经超过700万亩,排名全国第一,投产茶园561万亩,茶园产量36.2万吨,总产值394亿元,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成为贵州首屈一指的特色产业,取得带动贫困户人口45.2万人,脱贫人数13.7万人的骄人业绩。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挥当地独特优势,培养地方独特产业,正成为贵州各地选择产业的一个主要方式,并涌现出许多成功案例。

威宁自治县拥有低纬度、高海拔、强光照、大温差的生态区域环境和典型的“天然凉棚”气候,发展夏秋冷凉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为此,该自治县在选择农业产业时,重点选择发展夏秋冷凉蔬菜,特别是“三白”(白菜、白萝卜、莲花白)产业。经过持续发展,取得巨大成绩,2019年威宁规划种植蔬菜100万亩,截至目前完成68.74万亩,销售量64.41万吨,销售额10.3亿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3981元。

“世界薏米看中国,中国薏米看兴仁”。兴仁市群山环绕、气候温润,非常适合薏仁米的生长。该市是中国薏仁米主产区和原产地,种植薏仁米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成为地方脱贫产业的首选产业。如今,全市薏仁米产业不断壮大,共有加工贸易企业400余家,年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以及日本、美国和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综合年产值达50亿元,占全球同行业市场份额的70%以上。兴仁正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薏仁米生产基地、产品集散地和研发中心。

此外,还有遵义辣椒、织金红托竹荪、安龙食用菌、罗甸火龙果、麻江蓝莓等一大批独具特色的产业在全省各地开花结果,发展壮大。

选准产业,要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确保销售渠道畅通

精准对接市场,畅通销售渠道,是产业成功的又一关键。我们所选的产业,还必须问问市场需不需要?

普定在选择韭黄作为“一县一业”产业时,就非常重视市场的需求。韭黄本是该县传统产业,有上百年种植历史。但是,如果要作为“一县一业”产业,在全县大规模种植,必须慎重,必须问问市场。于是,普定县组成了韭黄产业考察团队,到全国主要韭黄产区云南弥勒市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同时相关部门也进行调研,历时半年多,对全国市场有了清醒认识之后,做出决策——将韭黄作为普定的主导产业,规划面积10万亩,在全县12个乡镇(街道)全面推广。之后一年多时间,韭黄产业从8000亩,一举变为覆盖全县的10万亩大产业,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韭黄产业县,创造了产业扶贫奇迹。

在选产业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了产业必须得到市场认可。

毕节茂源公司董事长张永健为了弄清林下养鸡、生态鸡蛋是否有市场,亲自跑到广州实地调查。通过调查,他终于明白产品既要有品质,还得有规模、标准等。于是,按照市场的要求,严格进行生产、保障、运输等,终于使优质的毕节土鸡蛋站稳了广东市场。如今,每天他要把10万多枚鸡蛋运送到广州市槎头蛋品批发市场。这也成为贵州农村产业的一个成功典型。

联通市场,特色产业风生水起。长顺蔬菜产业全面对接贵阳市场。湄潭特色食品销往上海等地。安龙食用菌大力开发市场,与深圳、成都、昆明等城市签下订单,去年签订食用菌产销订单8.6亿元。

选准产业,要充分考虑群众接受能力,确保脱贫带动成效

发展产业,主要目的是要带动群众脱贫致富。选择产业,必须要适应广大农村群众的特点,要让更多农村群众参与其中。

蔬菜产业,是广大农村群众都很熟悉的产业。因此,也成为我省脱贫产业的重中之重。201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1510万亩,产量2213万吨,销往20多个省(市、区)和东南亚、港澳等地区。整个产业带动1900万人发展,人均增收3253元,其中带动贫困人口87.6万人,占当年全省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成为最大的扶贫产业。

今年,我省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明确提出以茶、食用菌、蔬菜、生态畜牧、石斛、水果、竹、中药材、刺梨、生态渔业、油茶、辣椒等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更加精准的选择,使产业带动能力更强,使更多贫困农户增收脱贫。

6月26日,记者走进六枝特区大用镇凉都“弥你红”猕猴桃基地,漫山遍野的绿色果园一眼望不到边。六盘水市农投公司董事长胡光汝告诉记者,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下,企业已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品牌、研发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与农户签订“三变”合同6704份,涉及农户27800人、贫困户2299户,让百姓在产业链上致富。

产业发展,正给贵州农民带来更多经济收益。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农业增加值完成405.09亿元,同比增长5.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1元,同比增长9.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个百分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