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贵州 >

中外经济学家: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兼顾社会发展

时间:2019-09-24 11:1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外经济学家: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兼顾社会发展 实现“高增长、低波动”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肖欣)中外经济学家22日以经济学视角分析新中国70年发展经验指出,多重因素决定了新中国70年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兼顾社会发展”、“高增长、低波动”的模式,其经验值得总结、借鉴。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当天举行“新中国70年经济学总结”国际研讨会并发布同名报告。

与会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就新中国70年发展经验表示,过去70年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公共卫生和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他印象深刻。他尤为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激励机制对各经济主体的运行和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萨金特还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证明了自由贸易的重要性和互惠性。谈及自由贸易,他指出,美国政府现阶段的贸易政策正在损害美国利益。

印度人民党前主席、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苏布拉曼尼安·斯瓦米结合多年来印中比较经济学研究成果指出,中国在保持高速增长、结构优化调整、基础设施大力投入,以及降低失业率和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他认为,通过加强创新、继续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中国经济有能力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保持长期稳定发展。

俄罗斯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文明对话研究所研究主任弗拉基米尔·波波夫分析中国实现大规模经济增长的原因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后30年的发展为改革开放之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具体而言包括基础设施、卫生和教育的发展、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政府执行机制等。他认为,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合理的管理机制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在此背景下引入市场化改革,才诞生了经济增长的奇迹。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根据人大研究团队的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增长高、波动低”的特点,这主要源于投资稳定且宏观经济调控具有“多目标、多元化、多工具”的特色,各政府机构运用战略规划、法律法规、各类政策和行政手段进行经济调整,以弥补市场失灵。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从“根植于中国国情的经济实践”的角度分析称,中国经济学最突出的特色是“实践性”,在实践中探索并总结提炼,不同阶段的实践着力解决不同问题,从而带动中国经济学的研究与发现。

对于经济数据的可靠性,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与变迁为例指出,国家统计局不断改进改善核算方法,修订细化基本分类,开展系列普查和统计调查制度改革,逐步丰富和规范国内生产总值(GDP)等宏观经济指标核算的资源来源,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国际可比性。

“新中国70年经济建设在实践层面成就非凡”,ACCEPT创始院长、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稻葵指出,“从学理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不仅是进一步发展的必修课,也可以在国际上增进理解,化解误解。”(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