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贵州 >

黔货出山,我来拼一单

时间:2020-06-01 09:23:00 来源:贵州日报

电商风起大潮涌,黔货出山情意浓。近年来,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省对照“八要素”进行大规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谋篇布局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贵州山地生态农业企业及品牌,着力实现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绿,黔货出山作为连结山里山外生产与消费的富民战略,硕果泉涌,成效喜人。

黔货,凝结万千农户的苦心栽培;出山,寄托了让贵州农民尽快富起来的美好夙愿。贵州的广大乡镇,农特优的原产地,又将如何演绎“黔货出山”的精彩故事呢?这期《天眼新闻》带你去看看……

雷山县:小小“D球村”盯着大世界

5月25日,阴雨绵绵。记者在雷山县城南特色小镇“D球村”集散中心看到,“D球村”分设办公区、培训区、创客共享空间、分拣区、包装区等8个区域。在分拣区,当地妇女们忙碌着为即将发往各地的农特产品分装、打包、入库……现场一片繁忙。

“大家注意一下,装茶叶的时候,小袋包装不要超过5克。”“D球村”工作人员张吉巍在一旁提醒道,工人们小心称量、封口,细致地完成每一步工序。

张吉巍负责“D球村”仓库货物统计。据他介绍,现在正在包装出货的雷山茶叶已经下单了。“D球村”平均每月线上线下销售当地农特产品达5000单左右。订单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来自北京、广东的订单最多。

近年来,雷山县为让农特产品走出大山,积极扶持共建电商平台,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通了农特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提高农特产品商品化率。

据了解,2016年雷山县成立贵州农旅共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D球村”品牌,整合雷山茶叶、黑毛猪腊肉、红米、鱼酱酸等十多种农特产品,并面向贫困村批量采购,通过线上线下“双线”销售,助力雷山“山货”走出大山。

“自2016年起,我们线上线下销售额累计5000多万元,‘D球村’品牌产品已覆盖贵州30余个县,其中银球茶、高山绿茶、黑毛猪腊肉已成为热销产品。”

“D球村”集散中心董事长王继奎告诉记者,仅今年前5月,线上实现销售100多万元,加上线下渠道共销售600多万元,势头非常好。

雷山“山货”从“长在深山人未识”,到借助“D球村”发力,从传统的销售模式创新升级为线上线下双线销售,走出大山“涌向”市场,为当地群众持续发展农特产品鼓足了信心和干劲。

贞丰县者相镇:“直播”农特优 “带货”出山门

“这个是本地蜂巢蜜,这个是红糖,这个是布依灰粽……还有其他产品,需要什么可以和我说。”

这几天,在贞丰县者相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茶林社区,贵州梦工场发展有限公司的直播坊里,主播们正忙碌地运用微信平台进行直播带货。

公司由贞丰县总工会牵头成立,自直播坊开通以来,已售出价值近30000元的农特产品。

为持续引导搬迁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贞丰县总工会另辟蹊径,运用网络直播解决产销难题,让山货“飞”出大山,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

“‘梦工场’,顾名思义,来到这里,就是站到了圆梦的起点。”贞丰县总工会主席雷启才介绍道。

目前基地内除了市民参与外,也有公职人员义务进行直播带货,贞丰县第三中学的宋梅就是其中之一。“我对贞丰文化有系统的了解。直播中在宣传本地文化的同时,把周边农户加工的布依灰粽嫁接进节目,效果相当好。目前已成功推销上百单了。”宋梅说。

当然,按雷启才的话说,贵州梦工场发展有限公司,既是一个直播基地,同时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电商要求”,又是一个培训基地。

“培训包括直播和专业知识等内容,主要依靠有直播经验的人‘传帮带’,让村民和新市民熟悉网络、了解直播,适应市场的发展和运转。”贵州梦工场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曾光琼说。

据了解,下一步“梦工厂”将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超市、仓库等设施,通过线上直播带货,线下销售模式形成市场,吸引企业、作坊入驻,打造工匠场,吸纳新市民就业,让新市民能够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清镇市鸭甸河村:啥时候来,村里都有果果摘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五月的鸭甸河村,草木葳蕤,乌黑或淡红的桑葚挂在枝头,美不胜收。

随着桑葚成熟,以果旅经济融合发展的清镇市鸭甸河村,又恢复了往昔的热闹。

“今年‘五一’期间,我们的游客量达到每天3000人左右,游客在这里可以入园自主采摘桑葚,平均每人每天消费80元,仅‘五一’期间村旅游收入就达近10万元。”鸭甸河村村支书范后金说。

“以果兴旅、以旅旺果”,近年来,贵阳市围绕绿色食品、文化旅游,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便捷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绿色果品,将特色水果种植和乡村旅游融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果旅融合”的农民致富好路径。

“我们种植桑果是由苗木合作社免费提供果苗,三年盛产前农户将有合作社及村委会发放补助资金,每亩每年300元,三年盛产后亩产3000斤以上,合作社3元保底价收购,每亩每年收入9000元,除去种植使用肥料及其他支出每亩2000元,每亩纯收入7000元。”范后金说,“目前,我们村的桑果种植已达2000亩,覆盖全村90%村民组。”

在大规模桑果种植的基础上,鸭甸河村又动起了脑筋。

“今年,我们村不但种植了桑果,还有樱桃、李子、枇杷等常规水果作物,可实现4月摘樱桃,5月摘桑果,6月摘枇杷的长期旅游经济,真正做到果旅一体化融合发展。”范后金说。

大力推动果林规模化的同时,鸭甸河村还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网”升级改造、房屋改造、道路畅通、污水治理、垃圾清运以及“厕所革命”等多项工程。

预计,2020年,鸭甸河村桑果产业纯收入将达1400万元,旅游人数约2万人,可实现旅游收入近160万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