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贵州 >

《梦砚斋遗稿》《 成山庐稿》校勘本日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时间:2021-08-19 10:35:25 来源:中新网贵州

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19日电 《梦砚斋遗稿》《 成山庐稿》校勘本日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原著分别首刊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分别收录了晚清贵州乡贤唐树义和唐炯父子的奏稿、信函、诗文,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两书既是“成山文化”的奠基之作,也是贵州重要的乡邦文献。

150余年前成书的《梦砚斋遗稿》,汇集唐炯搜集其父生前所写诗文、私信、奏折、绝命词等遗稿,由贵州著名学者黄彭年编次而成。

近年来,贵阳市乌当区大力挖掘整理“成山文化”,先是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忠孝成山:一个家族的四百年家国梦》一书,该书收录成山文化研究著述三十万字,且从各类典籍中选编三十余万字的历史文献,主要包括信札、墓志、祭文、诗文、遗稿、奏疏、序文、传记等,对四百年成山唐氏的历史风貌进行了全景展示。与成山文化相关的“成山草堂”(唐树义旧居)、“成山唐氏祖墓群”,以及唐炯办团的“朝阳寺”遗址,先后被贵阳市、乌当区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成山文化”专指有“唐家顶子”之称的贵阳世家“成山唐氏”的家族文化。清代中后期,整个西南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均与成山唐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清道光年间,“成山文化”便引起学人关注与研究,迄今已有两百年历史。在郑珍《巢经巢全集》、莫友芝《莫友芝诗文集》、黄万机“沙滩文化”系列学术著作等历代文献中,均不难找到“成山文化”的踪迹。“成山唐氏”在四百年传承中所彰显的“孝悌家风”“孝正文化”以及“诗礼传家”的传统,在当今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唐树义、唐炯父子是“成山文化”的代表人物。唐树义曾担任兰州知府、陕西布政使、湖北按察使并署理湖北巡抚,其为官清正,治水赈灾政声卓异。深得上司林则徐、同僚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的敬重。唐炯历任总兵、知府、云南巡抚、巡抚衔矿务大臣等职。父子皆热爱乡邦文化,热心地方公益。曾扶助学者周作楫、邹汉勋等编纂《贵阳府志》,资助郑珍编纂黔北诗集《播雅》,资助莫友芝编纂《黔诗纪略》。

乌当区作协主席、成山文化研究者冯飞在主编《忠孝成山——一个家族的四百年家国梦》家族史料集期间,在各地搜寻与唐氏有关的地方文献,数量多达上千册,极为重要但又寻购无门的有两部,即《梦砚斋遗稿》和《成山庐稿》。

后来,唐树义来孙、唐炯玄孙唐之枢将其花费七年时间收集、整理的《成山庐稿》(八卷本)原刻本影印件相赠。随后,贵州省图书馆提供了《成山庐稿》(十二卷本),内容比原先的“八卷本”多出四卷;即“先君子行略”“杂文”“成山唐氏家谱”“丁文诚公年谱”。其中,“成山唐氏家谱”是唐炯生前亲自修撰,本已遗失半个多世纪而无处可寻。唐氏家谱重新复出,是成山文化研究的意外收获。

《梦砚斋遗稿》存世稀少,鲜得一见,散居各地的唐家后人广为搜寻。2015年,一支侨居加拿大的唐氏后人,得知美国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有一部,内页中钤有“黄彭年印”“子寿”藏书印两枚,“贵阳赵氏寿华轩藏”收藏印及“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珍藏印”各数枚。印章勾勒出该书在150年间的流动路线:先是黄彭年的私人藏书,后经由“贵阳赵氏寿华轩”流入哈佛大学。唐家后人特地前往复印一份漂洋过海带回贵阳,赠送给冯飞。商务印书馆认为《成山庐稿》(十二卷本)《梦砚斋遗稿》(哈佛本)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建议出校勘本并正式立项。

2016年11月,《梦砚斋遗稿》《成山庐稿》的校勘整理工作启动,并得到了贵阳市委宣传部、乌当区委宣传部、贵州省图书馆、贵州省博物馆的大力支持。校勘工作历时五年面世,在书中,唐树义和唐炯父子记载了清军和太平天国、捻军惨烈交战的历史,让我们看到当时连年战乱给中华大地造成的哀鸿遍野、赤地千里的悲惨景象,同时还记载了法国侵占越南,窥伺中国西南的侵略意图,并且陈述了朝廷内部主战与主和两派的矛盾,以及晚清官场争斗的凶险,揭穿了所谓同光中兴的假象,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