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贵州 >

贵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

时间:2018-09-28 08:40:00 来源:

春华秋实。9月25日,在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贵州高原喜迎丰收:桐梓等14个县(区)正式退出贫困县。消息一出,很快在广袤的黔中大地迅速传播开来。

上下同心,苦干实干。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贵州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五年贵州累计减贫670.8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7.75%。

14县(区)经过国家评估均达到了退出标准,综合贫困发生率均低于3%,同时贫困人口漏评率低于2%、错退率低于2%和群众认可度高于90%。

喜悦映脸上,幸福藏在心底。脱贫成效,获得群众广泛认可。

“就我家来说,单种大葱一年就有二三万的收入。”在黔西县林泉镇营脚村村民万廷琴看来,县“摘帽”实实在在,这几年村里变化最大,路通百通,大葱都卖到上海、重庆去了,大伙的腰包越来越鼓。

听到县“摘帽”的消息时,玉屏自治县平溪镇杨柳村村民洪加元正在养猪。“这已经是第四批猪了,预计又可赚近9万元!”他说:“感谢国家扶贫好政策!如今,不仅全家脱了贫,红火的日子正在变成现实。”

群众的“幸福指数”,浸润着干部的“辛苦指数”。

为精准解决“扶持谁”、“怎么扶”的问题,全省每年派出2万多名干部进驻村组一线,与县、乡、村干部组成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帮助农户找准贫困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脱贫措施。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群众当亲人”,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的干部刚拔掉“针头”就回到村头;有的干部夫妻二人“同上阵”;有的带上孩子,雇上保姆,“举家”扎根脱贫一线;有的干部在父母弥留之际,没能尽儿女最后一份孝道;有的干部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

在竹田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的碧江区民宗局干部黄鹏,听说区“摘帽”的消息后,十分激动地说:“驻村虽然很苦、很累,但在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期间,见证了‘摘帽’,我感到非常自豪。”

如今,山村变了模样,大地焕发生机。

产业扶贫,硕果累累。西秀区把全区14个乡镇和2个郊区办事处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大产业组团,集中发展1-2种主导产业,进行“点单”生产。目前,全区平均每天供应农产品80余吨,消费人数达到20余万人,惠及4100余户贫困户。

山间路畅,致富路宽。碧江区聚焦“水、电、路、讯、房、寨”六大重点,全力推进。其中,投入5.7亿元,实施814公里“组组通”道路建设,同步规划实施绿化、安全防护等设施,道路建设畅通“最后一公里”。

易地扶贫,搬进幸福。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兴仁县按照“以岗定搬、以业定迁”原则,帮助搬迁群众6130人实现就业,使有劳动力搬迁家庭至少1人实现稳定就业,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

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让黔中大地兜实兜牢脱贫攻坚网底。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接下来的不到900天时间里,我省还有51个贫困县需要实现脱贫摘帽。这些县贫困程度更深、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更加薄弱,更是坚中之坚,难中之难。

“尽管已经摘了帽,仍然不能歇脚,必须快马加鞭再奋战。”黔西县县长杨汉华说:“抓脱贫就是抓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攻坚决战态势,坚持力度不减,干劲不松,标准不降,做好剩余贫困人口帮扶同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李建表示,桐梓等14个县(区)脱贫退出只是脱贫攻坚的阶段性的成果,如何巩固脱贫、抑制返贫,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还任重道远。下一步,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手抓脱贫,一手抓巩固脱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进一步增加老百姓的获得感,确保老百姓稳定脱贫。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