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贵州 >

贵州:“非遗+”让传统技艺活起来火起来

时间:2021-02-07 09:23:05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个世居少数民族用智慧创造各美其美的特色文化,民歌、银饰、蜡染、刺绣等构成了多彩的文化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已演变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元素,“非遗+”多样化融合也日渐成为各地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径。近年来,贵州省大力进行非遗的保护和利用探索,通过打造“非遗+”新模式促进非遗手工艺产业转型升级、振兴发展。

“非遗+旅游” 文旅牵手互融互促

在贵州,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并非简单的业态叠加,而是互融互促。

“非遗+旅游”的发展模式,不仅让非遗项目活了起来,也让景区旺了起来,游客留了下来。文旅融合让景区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精神,带给游客的不仅仅是感官的愉悦,更是精神的滋养。

“布依八音”震撼开场,欢快的苗族板凳舞点燃气氛,布依山歌唤起游客淡淡的乡愁,布依转场舞热情奔放……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景区的夜晚绽放出绚丽的非遗文化色彩。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推进,万峰林景区致力于非遗与旅游“联姻牵手”,把“布依八音”等引进景区,组建民间艺术团、表演队,让非遗文化为旅游景点增添色彩。

拥有7项国家级、2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黔东南州丹寨县,在“以文促旅,以旅兴文”的发展思路下,持续深耕“非遗+旅游”模式。

走进丹寨县万达小镇,古法造纸、蜡染体验、鸟笼小院、国春银饰店等非遗产业体验让人应接不暇;苗族同胞与游客相聚长桌,共品苗族传统菜肴;大型苗族歌舞情景体验剧《锦秀丹寨》每晚上演,精彩不断……万达小镇将文化资源转变为可体验、可感受、可购买的文化旅游产品,实现资源的产品化和产业化。

数以万计游客的到来,为小镇非遗产业带来可观的收入,不仅让年轻人感受到民族文化和非遗技艺的魅力,还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目前,共有12家扶贫龙头企业和102个产业扶贫合作社入驻小镇,开业至今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带动贫困人口6561人实现增收。

“非遗+文创” 品牌构建活态传承

手持蜡刀,一勾一画,一绕一点,花鸟鱼虫跃然画布之上,浸入蓝靛染缸,一方蓝布呈现各般形态。在从江县周末非遗扶贫集市上,蜡染手提包、蜡染丝巾、蜡染衣裙等非遗文创产品大放异彩,引来游客驻足观看,争相购买。

在距离从江县300多公里外的贵州省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区,同样热闹非凡,不少前来观展的市民聚集于此,对创意产品赞不绝口。由胡氏贵州龙制作而成的纪念币深受小朋友喜爱;由有着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称的东汉铜车马制作而成的创意印章个性十足;各色丝巾等文创产品在贵州民族元素点缀下,耀眼夺目……

非遗与文创的结合碰撞出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机遇,让传统技艺和文化得到活态传承。依托非遗资源,贵州持续优化非遗创新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机制,大力推动传统工艺的振兴,推动非遗与文化产业共生共长。

2018年,为更好地传承、发扬贵州银制作工艺和少数民族文化,打造本土化、特色化的知名旅游商品公共品牌,贵州省多彩贵州贵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贵银”首次以品牌形象呈现在大众面前。两年来,“贵银”通过创意性和应用性设计,开发出具备文化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的文创商品,并与现代生活和市场接轨,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民间生活的回归。

“非遗+互联网” 古老技艺火热“出圈”

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与山东青岛胶州市联办的“文化走亲·助力扶贫”线上非遗交流活动中,两地近百名文化工作者通过抖音连线直播的方式,轮番上演包括胶州秧歌、茂腔和镇宁布依“铜鼓十二调”、勒尤演奏等地域特色浓郁的非遗节目。短短一小时,点赞量达到1.5万余次,销售额达15万余元,镇宁特色产品走出大山,实现了文化和扶贫的有机结合。

贵州“80后”苗族织锦技艺传承人甘小芝,在抖音平台创作的短视频深受年轻人喜爱。2019年,她开始录制教学视频,分享织锦知识。从最初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后来获赞160余万,她把华丽的苗族传统服饰和玲珑精致的手包通过视频呈现在网友面前,一下子打开了销路。

随着我省对非遗传承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级非遗项目持续扩增,从抢救性保护到活态传承,贵州非遗在网端云上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传承之路。非遗搭上网络直播的阶梯,与优质的非遗内容创作有机融合,既丰富了直播平台内容建设,又创新了非遗传承的传播途径,让非遗文化火热“出圈”,同时也有效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多彩贵州非遗购物节暨非遗周末聚”活动是贵州重要的非遗传承品牌。2020年,该活动以“非遗购物节”和“非遗周末聚”为主题,依托国内电商及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全省102个非遗工坊及传承人参与其中,53个扶贫工坊及传承人开设独立线上商铺,全省有24个县参与活动。在直播平台里,为全省30余个县(市、区)40多项非遗项目进行宣传推广,打开了非遗商品的线上销路。

如今,“线上线下共销售”成为当下流行的推广模式,“非遗+互联网”为非遗手工艺产业传播提供了广阔平台,让非遗产品活起来、火起来,更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筛选和再造,变得更加大众化和生活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