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贵州 >

“五帮”构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新社区

时间:2021-08-12 10:35:15 来源:贵州省民宗委

“十三五”期间,贵州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92万人,建成城镇化集中安置区845个,100余万少数民族群众搬出大山,迁入城镇社区。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设中,贵州坚持以“五帮”为抓手,着力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管的民族团结进步新社区。

“帮搬迁”,构建各民族“共居”新社区

精准动员促“搬得出”。选派4.5万名干部深入村寨走访群众,宣讲政策,深入细致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五帮”服务工作队深入晴隆县三宝彝族乡,通过登门“攀亲戚”,向群众宣讲搬迁政策,全乡需搬迁的107户513人全部搬入新社区。

精准选点促“住得下”。安置区均选择在交通便利、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的县城一体化区域或中心集镇,为生产生活和就业就学就医提供良好环境。打破原有行政界限,跨区域集中安置,全省集中安置1万人以上的社区达到38个。

精准配套促“留得住”。配套制定教育、医疗、社保等多项政策措施,增强安置社区吸纳能力,各族群众从“要我搬”转化为“我要搬”。

“帮融入”,构建各民族“共学”新社区

围绕文化交流、语言沟通、行动交融这一目标,拓宽多元主体参与渠道,创新形式和载体,着力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平台,帮助各族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生活。

开展感恩教育。开展巡回演出等活动1.2万多场次,教育引导搬迁群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如安顺市西秀区彩虹社区开展“迁新居、谢党恩、畅想新生活”等活动130余场次。

开展文化交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机结合起来,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设文化活动广场831个,民族团结陈列馆、乡愁馆269个。

开展“双培”行动。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实用技能培训,举办培训班8000余期,培训40余万人次,促进各族群众语言相通、心灵相通。

“帮就业”,构建各民族“共事”新社区

开展技能培训。全省先后开展创业培训2.8万人,刺绣、编织、蜡染等民族传统手工艺实用技能培训1.28万余人,职业技能培训32.04万人,其他方面培训20.36万人。

引企业促就业。依托刺绣、蜡染、银饰等民族文化资源,引进企业入驻社区或者建立扶贫车间,吸纳就业11万余人。如三都水族自治县雪花湖社区打造“马尾绣小镇”,引进一批民族传统手工艺企业,让搬迁妇女把“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送岗位保收入。通过深入各社区开展“春风送岗”招聘、东西部协作“集中送岗”、自主灵活就业等方式,解决有劳动力家庭就业90.12万人,综合就业率91.41%,搬迁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率达100%。

抓改革促增收。支持安置社区充分整合各类生产要素,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盘活迁出地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资源,有效利用搬迁劳动力组建建筑施工队100余支、成立物业管理公司和劳务输出公司等300余家。

“帮解困”,构建各民族“共乐”新社区

以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为平台,重点抓好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让群众享受优质的公共服务。

强化后续扶持促安心。制定出台“五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做到政策不松劲、力量不减弱、工作不换档,实现可持续发展。

完善公共服务促舒心。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新建配套学校674所,新建和改扩建规范化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42个,配套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98个、综合服务站265个、文体活动服务中心831个、老年服务中心686个,实现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

加强教育引导促交心。开展“文明家庭”“勤劳致富示范户”“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4000余次,积极传递正能量。通过开展巡回慰问演出等多种载体,促进搬迁群众在情感上融入,形成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新型邻里关系。

“帮治理”,构建各民族“共管”新社区

抓党建促引领。持续抓好基层党建体系建设,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新设立59个街道办事处,成立党(工)委85个,党总支82个,党支部859个,把安置社区党组织打造成为宣传党的政策、团结各族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

抓自治促团结。指导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制定社区公约、民族团结公约等,推动各族搬迁群众自我管理,培养社区主人翁意识。在搬迁群众中培养选拔一批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人员担任楼栋长、小组长。

抓法治促安全。持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安置社区治理难题,教育引导搬迁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使社区安定有序又充满生机活力,涌现出凯里市上马石社区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