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贵州 >

贵州盘州一家五代守墓85年

时间:2021-08-13 16:37:45 来源:中新网贵州

中新网盘州8月13日电 题:贵州盘州一家五代守墓85年

作者 陈洁泉

迤逦盘山中,静卧着一座红军坟。地名因此而立,高速公路为之改道,一家五代接力守护。

拾树枝、拔荒草、摆供品、点香烛、默哀鞠躬……守墓人的“角色扮演”,在贵州省盘州市胜境街道的邹广阳家里,已然上演了85年。

“先祭红军,再拜祖宗。”因烽火岁月立下家规,义务守墓便成“家事”相沿成习,于邹广阳一家而言,守护红军坟,虽路遥却日久。

2021年8月,由中国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全国双拥办共评选22个“最美拥军人物”提名人选,邹广阳成为贵州省唯一获此殊荣者,邹广阳一家五代人85年为红军烈士赵文荣守墓的故事传为佳话。

守护红军坟的故事从1936年开始书写。

“那年,29岁的父亲是保长,为人处事正直……”邹广阳一面望着红军坟上“赵文荣烈士之墓”的字样,一面娓娓道起他从父亲那听来的守墓渊源。

他介绍,在此长眠的红军战士名为赵文荣,刚满18岁,毕节人,是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的一名战士。

1936年3月28日,红军在云南富源县城东门外遭遇敌机轰炸,赵文荣同志身负重伤不能随军,邹广阳的父亲邹学礼便揽下了收留红军的重担。

邹学礼深知一旦收留红军伤员的事情暴露,会连累家人,但还是冒着危险毅然把赵文荣藏在了家里。

虽是三月,但当时气温已经迅速升高,炎热的天气加上缺医少药,赵文荣的伤势渐渐恶化,最终还是牺牲在邹学礼家中。

生活并不富足的邹学礼用心买了一口棺材,将这位年轻的红军烈士收殓好,偷偷垒起一座小坟堆。

“没有医治好他,成为父亲一生的遗憾。”邹广阳回忆起父亲临终前的交代开始哽咽,赵文荣烈士牺牲后,父亲每年清明节期间都要为这名烈士上坟烧纸扫墓,“守墓是我们的家事,世代不能缺席。”

后来,当地人把埋葬烈士的地方改名叫“红军坟”;1991年,原盘县民政局与原平关乡经过走访核实后,确定了烈士身份,重新为赵文荣烈士立了新的墓碑;2003年,高速公路G60镇宁至胜境关段因红军坟改道外移数米。

因父亲邹学礼的守墓嘱托,72岁的邹广阳从年少就开始跟随父亲到红军坟祭扫,从未缺席。

如今,年逾古稀的邹广阳早已将守护红军坟的初心深入骨髓,“红军坟藏在山腰上,但那条路已经刻在我脑子里了。”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由于疫情防控严格,邹家人第一次缺席了春节扫墓。“心里一直记挂得很。”邹广阳说,等到疫情有所缓解,做好防护就首先去给红军坟扫墓了。

八十余载,初心未改,五代相承。邹广阳遵照父亲邹学礼遗愿,成为第二代守墓人,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第三代邹忠文也早已接棒,不仅如此,每次去扫墓,他还领着自己的儿子邹帮友。

扶老携幼,祭奠英烈。“为红军烈士扫墓,是我们全家的责任,更是骄傲。”邹广阳说,守墓的初心会代代嘱托下去。

如今,9岁邹皓轩也已经加入到扫墓行列,担起第五代“守墓人”使命,守护红军坟的故事还将延续下去。

“应该学他,参加红军干革命”邹广阳学着父亲生前扫墓时的呢喃,一遍遍讲给儿孙听,在邹广阳心里,这不仅仅表达对红军的敬仰,更希望将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