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六盘水加快推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

时间:2018-06-12 08:40:00 来源:

农村改革,核心要义是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在钟山区月照养生谷腹地的双洞村,村民们真真切切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好处。他们依托“三变”改革,利用联建房屋成立“望月客栈”,并引进投资方经营,每年保底分红达到6万元。

在双洞村,“三变+扶贫+旅游”的运作模式远不止此,目前,全村24家农家房屋均由月照养生谷扶贫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经营,收益中,80%归农户,20%归公司,实现了“村寨变景区、农舍变旅馆、农民变职员”。

“三变”改革是脱贫攻坚的“黄金腰带”,也是六盘水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主要任务之一。

2017年9月,农业部批复增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这是继1987年毕节、1988年湄潭成为全国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后,贵州省又一个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成功“落地”。

为此,六盘水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任务,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突破难点,设计好时间表、线路图、责任人,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工作,让“三变”改革之花结出更加丰硕之果。

资源变资产,脱贫攻坚有了保障。资金变股金,产业项目有了投入。农民变股东,增收致富才有载体。

在月照养生谷,钟山区还采取“三变+旅游+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扶贫”模式建立的贫困群众培训基地,对辖区内的贫困户免费培训,培训合格后,推荐到园区、景区、农家旅馆任保洁员、保安、电瓶车驾驶员、厨师等。

去年,双洞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上万元,相比六年前,翻了何止一番,而这仅仅是双洞村村民致富的开始……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三变”带动致富的精彩故事。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贵州实践中,起源于贵州六盘水市的“三变”模式,为全国农村改革提供了“贵州样板”。

当下,六盘水正加快推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三变”改革升级版,为乡村振兴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

加快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在开展集体经营性资产股权量化试点的同时,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截止目前,市县两级组建了4个交易中心,受理交易1434宗13.05亿元。

着力创建农村经营制度。继续深入实施“3155工程”,依托“1+10”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猕猴桃、刺梨、软籽石榴等特色产业320万亩。深入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猕猴桃基地、最大的刺梨基地和最大的车厘子基地。打造了32个省级农业园区。同时,培育“三变”改革经营主体1182家,引进温氏集团、大北农集团、河南伊赛集团、努比亚牧业、贵州迈越等一批种养殖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户172.74万人(其中贫困户18.67万人)增收。另外,“三变”企业上市、“三变”+“三社”融合、生态农产品品牌打造等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建立完善资金整合机制。财政资金、农村金融产品、“两权”抵押贷款和“三变”产业基金有力支撑“三变”改革,让“三变”改革行稳而致远。

有序促进资源要素流动。无论是城市资源还是农村资源均实现有序流动,共打造城市“三变”示范点22个,同时,依托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及旅游景区建设,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入股“变现”,打造了175个旅游村寨。

大力构建乡村现代治理体系。组建97个联村党委,全面消除“空壳村”。同时,创新村民自治管理新模式。把村民遵纪守法、遵守村规民约和社会公德作为集体资产股权量化二次分红和公益股股红分配的重要依据。

六盘水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一头挑起脱贫攻坚、一头挑起乡村振兴,一头补短板、一头谋繁荣。要高举改革创新大旗,以“三变”改革为引领、以试验区建设为抓手,聚焦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攻坚突破,把“三变”改革打造成为脱贫致富的黄金腰带、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城乡资源的下乡通道、乡村善治的有效激励,为加快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动力源泉和体制机制保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