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黔茶出山底气足——贵州茶产业上海、南京推介会嘉宾观点

时间:2019-04-30 12:48:28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茶产业上海推介会现场。邓刚 摄

、“要喝没有污染的茶,请到贵州来!”

这句硬气的推介语,在上海、南京举办的贵州茶产业推介会上,打动了众多茶人、茶商,在沪、宁两地茶界掀起一股黔茶热潮。

以铜仁、遵义为核心的武陵山区中国绿茶新的金三角已经崛起;铜仁——中国抹茶之都正加快形成;贵州茶园面积已居全国第一……这些话题,也成为日前举办的这两场以“黔茶出山·风行天下”为主题的推介会上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贵州茶”成绩亮眼,但面对的困难依然不少。如何做大做强贵州茶产业?如何做响做靓贵州茶品牌?推介会上,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多位省内外专家学者,请他们出主意、提建议、谈思路。

贵州茶产业南京推介会现场。 邓刚 摄

麻建国(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江苏省委主委):

贵州环境优美,生态优良,这里山好水好山货更好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我们应当以此次茶产业推介会为示范,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让更多的黔货走出大山,走进江苏,造福两省人民,助力脱贫攻坚。同时,要以此次茶产业推介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协作,深化交往交融,努力共建大产业,共谋大发展。此外,应以此次茶产业推介会为起点,采取更高的标准、更加务实的举措,让苏黔扶贫协作向更高处看、向实处做,让两省人民心连心,手牵手早日进入小康社会。

孙树荣(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

贵州是我国最大的产茶省,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贵州茶的高品质。上海是全国最大的贸易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内销市场和外销口岸,具有极大的茶叶消费容量和市场发展潜力。遵义是上海对口帮困地区,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已连续五年组织有效经销商参加贵州举办的茶文化节和茶叶博览会,并直接对接生产商,使贵州茶在上海的销售额逐年提升。

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贵州茶在上海拓展市场。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贵州茶产地政府和生产商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与贵州省特别是遵义地区政府和茶企的沟通和联系,建立合作机制、拓宽合作渠道,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提升贵州茶在上海市场的份额,为贵州茶产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潘晓岗(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副主任):

遵义地区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孕育了“嫩、鲜、香、浓、醇”的高品质遵义茶。2018年,经上海市牵线搭桥,世界五百强联合利华牵手遵义市政府,推出“立顿”遵义红、遵义绿袋泡茶等新产品,并帮助完成茶园雨林联盟认证面积4.1万亩。随着茶溶天下生物科技公司落户遵义临港科技城,遵义即将建成茶提取物加工基地。湄潭县在上海市杨浦区建设的“遵茶入沪”旗舰店项目也已启动。上海丰庄茶城遵义馆、遵铁物流上海分销中心、余庆贤善茶庄等23家在沪企业销售额已上千万元。“沪遵携手”必将推动遵义茶在标准订立、品牌塑造、市场赢取、消费认可、带贫致富上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大道。

罗斌(上海黔茶商会会长):

上海经济发达,消费潜力大。我们将借助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进一步打开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中东、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同时打开韩国、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

目前,我们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在上海打造贵州茶遵义馆平台+遵义馆品牌。在“平台+品牌”的双轮驱动下,线下线上同时发力,线下将上海遵义馆建成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重要的贵州茶展示推介和销售交易平台;线上大数据电商平台和国际黔茶仙子APP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下单,并以线下的遵义馆、各种茶活动、形象连锁店为依托,给遵义馆商城和国际黔茶仙子APP导流。此外,依托淘宝、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着力拓展黔茶销售渠道。

曾锡文(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

贵州优良的生态、优美的风光、优质的茶叶、优秀的茶人以及优越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世界茶界的目光。贵州作为茶叶原料的加工和出口基地有后发优势和巨大潜力。2016年9月,联合利华与遵义市签订联合利华可持续茶产业扶贫项目合作协议,通过项目示范,影响和带动了一批供应商和其他品牌生产商,形成了集聚效应。2018年,联合利华完成遵义地区25000亩可持续茶园的认证工作。预计到2020年,将完成10万亩可持续茶园的建设和认证,带动5万茶农增收。未来,联合利华将不断探索如何形成可借鉴推广的精准脱贫产业链扶贫的运作模式,希望通过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实现我们与贵州的价值共创,做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层面的共赢。

向友鱼(贵州铜仁梵净山茶苏州推广中心负责人):

2015年我回到家乡铜仁,创建贵州贵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做茶。2018年,我们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通过竞争获得了由苏州市与铜仁市共同在苏州开设“铜仁梵净山茶苏州推广中心”的运营权,还与苏州市茶叶商会签订了年采购2000万元的订单协议。

未来,我们将借助梵净山茶苏州推广中心这个窗口和平台,继续参加德国科隆食品展、美国拉斯维加斯茶叶专业展、泰国东盟食品展、广交会茶叶展、苏州市绿色农产品进社区等展示展销活动;继续依托阿里巴巴中文站、国际站、京东跨境电商美国站、拼多多、淘宝等电子销售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线上线下同发力,不断提升贵州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刘秋萍(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贵州茶叶产量大,品质好,但在市场上价格高低落差大,究其原因是贵州茶品牌不响,只能做很多名茶的代工茶。都匀毛尖曾是全国十大品牌茶叶,但品牌没有在全国打响。贵州应该学习安吉白茶“一片叶子富一个县”的路子,集中品牌战略,统一聚焦一个品牌,由政府委托茶叶行业学会做标准管理,与全国茶行业协会联动切分蛋糕,将贵州有机安全大品牌茶叶集中向全国推广。安吉县用三年打响白茶品牌,贵州茶的未来也值得期待。

吴佳一(苏州工业园区梵稻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贵州空气高负氧离子,土壤及水没有被污染,高海拔虫害少,农药残留普遍达到欧标,这样的地方产出的茶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健康生态。贵州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我们选择贵州茶的主要原因,公司在贵州松桃投资建设的梵稻食品科技物流园,采用长期互助、精控标准、合作生产的方式,为贵州茶量身定制深加工产品。

贵州除了发展传统名优茶、打造茶品牌外,还必须向精深加工发展,包括生物萃取茶多酚、茶精油、茶食品、抹茶、茶饮料等,在这些领域深度开发,打造贵州茶大健康产业。

胡以涛(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

贵州茶味道恰到好处,不过多浓烈,也不过于清淡,正契合道教的茶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而贵州的“不洗茶”更是难能可贵,应以此为契入点大力推广。

下一步,贵州茶应该往上挖掘历代历朝与贵州有关的饮茶故事与记忆,赋予贵州茶更多的文化底蕴,让贵州茶文化内涵不只限于表面的茶艺,而深入“茶意”;要追溯贵州茶历史中的诗、词、歌、赋,以说历史讲故事的形式塑造贵州茶品牌,以文化创造品牌,让贵州茶品牌深入人心。同时,贵州茶要精准定位市场,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消费人群,制造不同茶产品,让文化与市场串联起来共同发展。比如针对年轻人群,策划茶旅与文化品饮消费活动,注重现场参与体验;开展茶叶有关休闲食品的研发,包括茶饼干、茶糖、茶粉、茶冰棒等;开拓新零售消费平台,开发电商、直播等消费驱动模式。

陈长生(贵州云露富硒白茶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为招商引资的省级龙头企业,我们云露茶业拥有基地1万亩,现已投产白茶、黄金茶、绿茶等品类的生态茶园3500亩。目前,公司年产中、高端茶叶产品1万余斤,年销售额达到1300万元,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营销网点,前来公司生态茶园观光旅游、合作洽谈的游客和销售商逐年增多。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围绕贵州省建设茶业强省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增强发展自信,打响黔茶品牌,共同推动黔茶产业更优、更好、更强地发展。

邓平(德江官林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我们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培训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长期以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抓基地、重管理、树品牌、创市场。未来,公司将在新品开发、产品系列延伸开发方面,突破传统茶叶生产模式,建立以茶业带旅游,以旅游促进茶业发展的互动机制,打造集茶叶生产、科技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新型茶业与旅游业发展新模式。

宋应江(贵州思福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我们公司的茶叶销售主要有内贸批发、零售、外贸等方式。销售中,我们将生态优势、质量优势、品质优势作为黔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量,在茶叶从茶树到茶杯的生产过程中,我们保证茶叶不落地。高品质的生产需要高成本支出,我们茶山的管护成本高,使得我们成品茶的批发价格过高,致使我们和其他茶叶产区相比较,尤其是中高端绿茶的价格比较,往往处于劣势。不过,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有迫切的高品质的需求与追求这个意愿的不断提升,我相信高品质的贵州茶的春天会很快到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