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贵州:新交通格局对全省发展大局产生深远影响

时间:2019-09-26 09:23: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县县通高速,高铁时代到来,航空客运崛起,水路航运兴起而形成的立体化交通优势,让贵州省千山万水皆成坦途,凸显大区位、引领大产业、促进城镇化、助力大开放、助推大扶贫。

交通格局的改变,凸显了贵州省战略区位的新优势

贵州高速公路现有省级通道18个,到2022年将达到26个;建成铁路省级通道14个,现在贵阳到广州、长沙、昆明、重庆的高速铁路都已经开通,下半年要开通到成都的高铁,正在建设到南宁的高铁,贵阳已经成为西南地区高铁的中心枢纽。区域经济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贵州周边有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湖南5个省市区。过去贵州交通不便,周边也很不方便;现在贵州交通发生了巨变,周边省市区之间的联系也非常便捷。

2018年,外省车流量6272万车次,比2015年增长了1倍多;外省货车流量1768万车次,增长了75%。国家规划建设的南北向银川—白色—龙邦口岸高速公路将宁夏、甘肃、陕西、重庆、贵州、广西等广大西部地区连接起来,全长2281千米,计划2030年全线贯通,部分路段已开通运行;百色龙邦—越南高平—河内高等级公路正在积极推进。渝贵快铁、西渝高铁已开通,西银高铁已纳入国家“十三五”高铁规划项目。

随着渝(重庆)贵(阳)快铁、西(安)渝(重庆)高铁的开通,西(安)银(川)高铁的规划建设,银白高速各路段不断建成通车,以高铁和高速公路为主轴的银川—西安—重庆—贵阳,由北至南的主轴发展带框架渐趋成型,沿线有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黔中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贵阳、遵义等省内大城市位于这条主轴带,贵州省战略节点地位更加凸显。

交通格局的改变,促进了贵州省产业发展的“井喷”“泉涌”

立体化交通优势促进了我省全域化、精准化、特色化旅游产品供给,较好地适应了城郊游、古镇游、乡村游、温泉游,生态游、修学游、养生游、避暑游等旅游休闲需求。大交通助力大旅游,曾经千山阻隔、天堑难越,如今一路坦途,让天下游客汇聚多彩贵州轻松赏景。交通大发展,推动旅游井喷。2018年,全年旅游总人数9.6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0.2%;旅游总收入9471.03亿元,增长33.1%,自驾游的人数5.6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1.6%。

立体化交通优势,将贵州省的农村产业革命引向深入,通过认真落实“八要素”强弱项补短板,聚焦重点品种更大规模调整结构,围绕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推动“黔货出山”。十二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有力推动了农产品供给能力、供给结构、供给质量稳步提升,蔬菜及食用菌、园林水果、茶叶等产量较快增长。2018年,全省种植业增加值1438.46亿元,比上年增长8.0%。粮食种植面积4110.30万亩,下降10.2%。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大幅调减,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101.51万亩,增长13.4%;年末实有果园面积870.39万亩,增长42.8%;年末实有茶园面积698.76万亩,增长2.1%;中草药材种植面积316.70万亩,增长13.9%。2019年上半年,贵州省特色经济作物加快发展,拉动上半年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促进种植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7.4%,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随着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建立健全,资金、人才等要素不断向我省集聚,实现与我省特色优势产业的结合,通过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计划的积极推进,促进煤电烟酒等传统支柱行业、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等新兴领域较快增长,工业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规模达到13290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4378.9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西部地区2.8、2.1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7位,持续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201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

“两高”路网,优化了贵州省城镇空间布局

为城镇空间拓展融合发展安装了“赶山鞭”,“两高”路网,使我省城镇化发展突破地域限制,变“关山阻隔”为“一马平川”,成为了我省城镇化发展的“赶山鞭”。“十二五”以来,随着贵阳与广州、昆明、重庆和长沙间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以及不断加密的高速公路网络,黔中城市群和周边四大城市群间形成的新交通格局,促进了几大城市群的城镇空间不断拓展融合。

就贵州省来说,逐渐形成以黔中城市群为中心,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沿线城镇空间为主轴,以成渝、北部湾、滇中和长株潭四大城市群为重大节点的“十字型”大城镇空间基本成型。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编织了“金丝带”,“十二五”以来,随着全省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其他八个市州与贵阳间的交通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九个市州间的一体化交通网络逐渐形成,为全省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编织了“金丝带”。

具体分析,贵阳市与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省第二的遵义市比较,分析城镇集成度和经济集聚度两个核心指标变化情况,2013年,贵阳市的两个指标值分别是37.62、230.58,比遵义市分别高9.21、81.73;2017年,贵阳市的两个指标值分别是38.43、240.32,比遵义市分别高8.48、44.78,遵义市的城镇集聚能力仍然低于贵阳市,但二者差距不断缩小,其他七个市州与贵阳市的差距也具有相同特点。综上,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促进了全省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交通格局的改变,拓展了贵州省对外开放的“朋友圈”

贵州新交通格局的形成,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大幅度增加,拓宽了对外开放地域范围。目前,贵州与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对外开放“朋友圈”不断扩大,提升了招商引资吸引力,2018年引进省外各类项目7317个,实际到位资金10128亿元,世界500强企业有230多家落户贵州;增进了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贵州招收留学生的院校达20余所,来黔留学学生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2017年,贵州在西部率先实现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运。同时也是五年内全国提升幅度最大的省份,提前三年完成交通运输兜底性目标任务。

交通格局的改变,打通了贵州省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自2017年8月全省启动实施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以来,全省农村7.87万公里、30户以上村民组“组组通”硬化路建设全部完成。这些交通“毛细血管”的疏通,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拉近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的距离,促进了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推进,助推了农特产品“黔货出山”,提振了贫困地区群众的发展信心,成为了村民们发展产业的“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2018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76.74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17.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6元,较2016年增长了20.1%;贫困人口减少到155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脱贫步伐不断加快。贵州的交通“天亮了”,贵州百姓干劲更足了、生活更美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