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贵州“八大做法”探索残疾人事业发展新路径

时间:2021-04-25 10:23:11 来源:贵州日报

今年1月,在第三十五次全国残联工作会议上,贵州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中国残联的充分肯定,省残联作为全国22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省(区、市)的唯一代表,第一个发言向全国介绍了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的“贵州经验”。为实现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省残联将着力深化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八大做法”,积极探索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路径,接续推动全省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保障、三促进

解读:“一保障”即继续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三促进”即持续发展辅助性就业促融合,持续提供照护托养促和谐,持续家庭无障碍改造促便利。

做法:继续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重度残疾人和残疾人护理补贴实行动态提标,加强辅助性就业机构基础建设,采取“机构+人员”方式对辅助性就业机构给予更大资金扶持。加大康复托养中心建设和“阳光家园计划”实施力度,为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康复托养和居家托养服务,利用公募资金为重度残疾人提供照护服务。加强精准服务,根据不同类别残疾人的不同需求,提供地面平整、配置坐浴椅、安装闪光门铃、降低灶台等“量体裁衣”式的有效供给,方便生活起居。

转股分红

解读:“转股分红”即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入股当地经济实体,建立残疾人与经济实体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残疾人“兜底保障”并形成长效机制。

做法:持续跟进省委、省政府农村“三变”改革,探索建立“决策共商、村民共股、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全省范围内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乡村振兴残疾人产业基地、村集体经济实体、涉农企业、生产加工销售型企业等经济实体,开展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转股分红工作,实现一次投入、长期滚动受益的良性循环。

“百点千户万人” 创业就业工程

解读:即全省每年扶持100个以上乡村振兴残疾人产业基地,每年扶持1000户以上低收入残疾人家庭自主创业;每年通过多种形式的帮扶,实现10000名以上低收入残疾人稳定就业。

做法:深入推进农村残疾人产业基地建设,每个县(市、区)每年至少创建1个农村残疾人产业基地,每个产业基地至少带动5名以上残疾人家庭增收。大力扶持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每个县(市、区)每年至少扶持10户以上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的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养殖业和个体经营、网络创业、手工编织、非遗传承等产业。

两改三就四建设

解读:即环境无障碍、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就业、就学、就医,康复服务站、社区托养机构、扶贫车间、基层组织建设,助推安置点残疾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做法:与各级住建、扶贫、移民等部门将环境无障碍、家庭无障碍改造纳入农村“三改”、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振兴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工程等,并同步实施。继续实施中央和省级彩票公益金项目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力争实现有需求重度残疾人家庭个性化改造全覆盖。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加强家庭无障碍改造。

乡村公益岗位优先安置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分类分级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特色培训,提高培训就业率。扶持残疾人亲属就业创业,实现“零就业”农村残疾人家庭至少1人就业。发挥省残疾人就业孵化园的龙头作用,培育培训一批残疾人创业企业和创业能手,广泛融入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

县(市、区)依法设立和规范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做好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需求摸底排查和规范评估,努力提高和巩固适龄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实现“零拒绝、全覆盖”。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基础建设,切实提高“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教学质量。继续实施学前残疾儿童教育助学项目和“圆梦大学励志成才”阳光助学项目,实现两个资助全覆盖。

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残疾人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和改善残疾人医疗卫生服务。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为残疾人就近就便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康复护理等个性化签约服务。继续由县级人民政府对城乡脱贫重度残疾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残疾人个人缴费部分进行全额资助。

探索残疾人就业培训和自强创业“扶贫车间”新路径,形成以“聚残、能残、助残、富残”为一体的残疾人创业就业新模式,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

推动基层残疾人工作纳入“两委”承担的社区工作事项清单以及协助政府的社区工作事项清单,明确村(社区)“两委”残疾人工作职责,为残协开展工作和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办好小证件

解读:在贵州省发起脱贫攻坚歼灭战总攻关键时刻,为实现全面小康“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面享受惠残政策,省残联集中开展了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建档立卡残疾人证办理“清零”专项工作。

做法:抓好新增残疾人证件办理“清零”专项工作。支持评残鉴定机构建设,进一步解决地方残疾评定机构相对分散问题。

推广“网上申请—远程评残—网上审批—乡镇打证—送证上门”全流程服务,优化办证流程,提高办证效率,让残疾人足不出户、人不离家即拿到证件。

用好数据云

解读:在攻克残疾人脱贫攻坚“堡垒”过程中,以残疾人大数据阳光云平台精准制导残疾人脱贫攻坚问题整改,确保残疾人“一个也没有落下”。

做法:健全多部门防贫监测预警共享机制,完善农村低收入残疾人监测数据库。通过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对纳入贵州扶贫云防贫监测预警信息平台的监测对象,建立部门间联动帮扶机制,针对其返贫致贫原因和需求,分层分类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实行动态清零。

信息消费

解读:在开展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中,把信息扶贫作为残疾人扶贫的重要抓手,通过资费优惠、平台建设、网络扶贫等方式,支持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广泛参与信息扶贫,保障残疾人平等获取信息、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权利,减轻残疾人信息消费生活成本、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做法:继续对持有残疾人证的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群,在通话语音、手机上网流量、有线宽带等方面必须给予不低于普通用户50%的资费优惠。加强“阳光生活”APP手机推广应用,完全支持盲人读屏软件,使各类残疾人都拥有一个畅通的信息交互渠道。打造“阳光工作”办事平台,打通省政务服务大厅网上办事平台,全面支持省、市、县、乡、村五级残联系统80余项公共服务事项的全网办理,电脑、手机双向支持,实现残联服务统一事项名称、统一事项编码、统一运行流程、统一受理条件、统一办理时限和统一自由裁量的“六个统一”,做到“大数据认证全程通,办事审核都轻松”。

英雄赞歌

解读:在全国脱贫攻坚战迎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与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开展了“英雄赞歌”贵州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巡回讲述活动,讲好残疾人奋斗故事,塑造残疾人贵州精神,激发了贫困残疾人脱贫解困的内生动力,营造了浓厚的助残自强社会氛围。

做法:在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接续奋斗的征程上,讲好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残疾人优秀典型“不能无我”的奋斗故事,让残疾人脱贫基础更加稳定,内生动力持续激发,产生更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让残健共融创造更加美好生活,成为推进新时代贵州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