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时评 >

结构优化彰显外贸创新发展

时间:2018-11-28 00:00:00 来源: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出口商品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向工业制成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不断提高,进口商品结构和服务贸易商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商品结构的优化见证着中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增强了中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

转方式,优化结构

1978年,中国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占比分别为53.5%和46.5%;2017年,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出口占比分别为94.8%和5.2%。

数字的变化见证着中国外贸商品结构的历史变迁。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建颖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外贸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初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上世纪80年代实现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90年代实现由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本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不断提高等不同阶段,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

中国贸促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赵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外贸商品结构变化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从初级加工产品为主转向了工业品为主;二是在工业制成品中,高附加值的机电类等产品占比逐步上升。

统计显示,1985~2017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从16.8亿美元上升至1.3万亿美元,增长785倍,年均增速为23.2%,占全球市场的份额升至17%以上,中国已连续9年保持机电产品全球最大出口国地位;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比重从2%左右上升至28.8%。

同时进口商品也从简单消费品向更优质的消费品以及高新技术和装备等转变。此外,尽管中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但商品结构正从消费服务加速向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发展,结构不断优化。

优结构,常抓不懈

“推动外贸结构优化的进程是中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是国家竞争实力提升的重要指标之一。”赵萍表示,之所以要推动外贸商品结构优化,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通过外贸商品结构优化,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外贸企业的盈利能力;二是能够推动中国外贸从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增长转变。

推动结构优化是中国持续推动的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密集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大量政策,调整外贸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这些政策致力于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扩大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节能环保产品出口,鼓励自有品牌、自有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动了出口商品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赵萍表示,推动外贸商品结构优化不仅是中国外贸发展的大趋势,而且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未来,中国要继续围绕两大主线发力,加速推动外贸商品结构优化:一是鼓励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二是注重附加值提升,进一步提升拥有自主品牌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强中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作者:吴力)

转自:国际商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