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时评 >

经济行稳质升 积极财政政策后盾坚实

时间:2019-05-29 00:00:00 来源:

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的信息看,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从1—4月数据看,进一步印证了这个判断。在经济行稳质升的同时,压力和挑战犹在,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空间依然充足,有能力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坚持“稳中求进、突出主线、守住底线、把握好度”,宏观经济稳定发展和质量提升仍然有坚实后盾。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经济行稳质升态势明显

(一)积极财政财政加力提效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加力主要是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和支出强度,着实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推进更为明显的降费,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以减税为主,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包括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降低社保缴费等。2019年将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近2万亿元,被称为“史上规模最大的减税”,重点降低国民经济骨干的制造业和吸纳就业主力军的小微企业税负,以引导企业预期和增强市场信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增加政策空间和支出力度,2019年财政赤字率按2.8%安排,一般债券增加3800亿元,同时,专项债增加8000亿元。同时,努力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着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进一步优化支出机构,提高财政支出绩效,通过这些安排积极财政政策支出着力保障三大攻坚战,通过巩固改革成果、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双创”、提升产业链水平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等促进供给侧改革,积极增加消费潜力和促进有效投资等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突出保障就业、教育、社保等重点领域和重点支出,着力改善民生。

(二)经济行稳质升态势明显

在积极的宏观政策作用下,我国经济交上了圆满的答卷,从2019年一季度和1-4月的数据看,经济形势行稳质升态势明显。

一是工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2019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虽有波动,但从累计增速看,仍保持平稳运行态势。1—4月份,工业生产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与2018年全年持平,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总体仍在合理区间运行。

二是多数行业保持增长。1—4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除汽车行业外,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6个以上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三是多数产品实现增长。1—4月份,统计的60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55种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占58.7%,其中,9类以上的主要产品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质量提升更加明显。高技术产业增长加快。1—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3.6%,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0.8%,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8.3%,加快0.4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增长7.2%,加快0.7个百分点;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4.7%,加快2个百分点。新产品快速增长。1—4月份,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工业新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3D打印设备、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358.9%、159.4%、41.1%、32.1%和17.1%。

另外,从一季度的投资和消费数据看,经济稳定的态势明显。2019年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增速比1—3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5%。2019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7.2%。2019年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0%。总体与2018年四季度大致相近。进出口也录得超出预期的成绩。总之,消费和投资总体保持平稳。

宏观经济运行压力和挑战犹存

在经济运行总体呈现行稳质升的态势下,仍然面临不小的压力和挑战,有些是临时冲击因素,有些是规律使然,也有体制机制因素。

一是外部环境趋紧。

二是供给侧改革转型的压力。我国当前处在艰难的转型升级当中,是经济运行中去旧存新、淘汰落后发展先进的过程,其中改革的阵痛不可避免,如何在这种结构转换过程中有效化解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是经济发展规律趋势对我国经济有适度回档的要求。受我国经济体量增加以及经济社会结构转变中环境、要素等的制约,本身也存在经济增速适度降档回落的要求。

四是当前经济总体稳定的数据存忧。从投资看,虽然总体与去年持平,但是在积极财政政策加力促进基建投资回稳的同时,制造业特别是民间投资等增长仍呈下降趋势,有待回归自我发展的稳定轨道;在消费总体趋稳的情况下,1—4月中,4月份的数据相较1—3月有继续回落的趋势,等等,这些都是下一步经济稳定发展中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体制、机制因素,也对经济稳定发展带来长期影响。

积极财政政策空间富足、后盾坚实

2018年经济成绩是显著的,风险和挑战也是复杂的、严峻的,但是,积极财政政策仍然有充分的空间和丰富的政策工具,有充分的能力应对各种挑战。

(一)积极财政政策空间充分,是经济行稳质升的坚实后盾

从赤字率安排上看,今年赤字率只安排了2.8%,比上年只提高了0.2个百分点,没有突破3%的水平。我国2016、2017年连续两年赤字率到3%,去年2.6%,2019年从挑战和压力来说,都较以往严峻,赤字安排并没有破3%,甚至离3%还有相当空间,体现了“度”的把握。其次,从地方一般债券及限额看,2019年一般债券安排中央增加2800亿元,地方增加1000亿元,而去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一般债券限额增加5800亿元,专项债券限额增加8100亿元,相比而言,专项债使用相对较足,一般债券是留有充分余地的。这些政策安排,为后续调控预留了空间。

(二)财政政策工具手段丰富,是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

除去年已采取收入方面的系列措施,在支出、国债等方面仍有空间。通过增加预算内投资、利用PPP模式、引导非政府层面的投资等促进投资领域稳定增长。在消费领域,一方面,针对消费中的短板,如汽车领域择机有相应政策加以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社会政策,比如出台特殊群体就业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如大病医疗等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等等,多方面综合施策,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同时,还可以利用相应政策工具,对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新动能、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等诸多方面予以支持。重点鼓励发展行业的引导基金、政府采购首台套政策等,仍有系列工具可以促进创新和相关领域行业发展。财政政策工具手段依然富足,成为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

(三)加强绩效管理,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财政资金效率和效果提升,比如压减一般财政支出、三公经费支出以及对结转结余资金统筹使用等,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及通过全面落实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效率和效益的提升都会使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效果进一步增加。总体而言,积极财政政策加码力度非常显著。

(四)发力精准,放大财政政策积极效果

促消费发力精准,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领域施策重点不同。使中低收入群体有能力消费、敢于消费;使高收入群体放心消费、有适宜的东西消费;对重点领域如汽车消费强调政策支持。对稳投资来说,强化补基建短板。基建投资不再拘泥于“老基建”,要注意到结构变化,加大“新基建”的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投资,提升基建投资的效益。财政精准发力,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为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

当然,虽然经济财政政策仍有充分空间,政策工具仍然富足,但是,我们也要充分把握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着力促进经济回归良性发展的轨道。(作者: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赵福昌)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