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时评 >

中国经济高含金量成绩单:人均GDP超1万美元 数字经济抢眼

时间:2020-10-07 00:00:00 来源:

“十三五”即将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回顾这五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显现。中国经济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交出了一份含金量更高的成绩单。

人均GDP超1万美元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2015年,我国GDP为688858亿元;2019年,这一数字为990865亿元,接近100万亿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达16%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是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最足的火车头。

人均GDP也实现新跃升。2019年,我国人均GDP达708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0276美元,与高收入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随着2019年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步入这一行列,全球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上的国家人口规模接近30亿,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专家分析,我国GDP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升、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显现,也标志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条件更加成熟。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经济显示出了强大的韧性。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国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促进经济长远更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表示,面对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实现企稳回升,近几个月主要指标保持稳定恢复态势,表明中国经济拥有强大韧性。经过努力,中国经济发展可以实现年度主要预期目标,全年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

李克强强调,中国有1.2亿市场主体,中国人民勤劳、智慧。保住上亿市场主体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就能实现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目标,稳住经济基本盘,并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国并不刻意追求经济增速,而是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合理增速。

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1%、39.0%和53.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19年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3.8%、36.8%和59.4%,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2.2和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22.6个百分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

新动能新产业茁壮成长,带动相关产业持续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2019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8.7%、8.7%和7.2%,领先于其他行业的增长,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3%、3.3%和7.8%,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合计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

近年来数字经济表现抢眼,有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为36.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7.7%,特别是今年数字经济为我国有效防控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数字经济是畅通“双循环”的关键,未来随着数字经济占比进一步提升,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经济效益将更加凸显。

消费是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连续六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为50.2%,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虽然疫情对消费领域造成较大冲击,居民非必需品、聚集性、流动性、接触式消费受到严重抑制,成为经济恢复的薄弱环节。但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扩容,线上消费逆势增长,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动了经济稳步复苏、企稳回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8%,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个百分点,现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已经占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将近1/4。

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2万亿元,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消费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就业的稳定和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将就业置于“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之首,为居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坚实支撑。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首次突破3万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2011~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实际增长96.6%,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接近完成。

脱贫攻坚奔小康

2016年到2019年,中国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2020年末,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将如期实现,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回顾40多年来的大国扶贫之路,中国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也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

中国在扶贫的长期探索中,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在具体的实践中,各个地方也探索出诸如产业扶贫、易地搬迁、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等各种扶贫政策和做法。

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均由国投集团下属国投创益受托管理。国投创益董事长王维东对第一财经表示,基金扶贫变“输血”为“造血”,本着保本微利的原则,有效益有回报,还可持续。国投创益将产业扶贫与服务民生紧密结合,实现了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双赢。

截至2020年8月,产业基金总规模已达到347.25亿元,累计投资决策项目143个,金额274.08亿元,投资回报率8%左右,覆盖全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已投项目完全建成达产后,将直接或间接带动50万人就业,年均为就业人口提供收入40亿元,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基金带动本质脱贫的全新路径。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是脱贫攻坚的先手棋和硬支撑。中交集团扶贫云南怒江州20余年来,全力帮扶解决交通这一制约怒江州发展的最大瓶颈。投资建设的2.5亿元怒江连心桥和福贡木尼玛大桥,切实解决3万多易地搬迁安置人员的出行问题。

中交怒江连心桥项目负责人胡青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怒江州是全国深度贫困“三区三州”之一,是全国脱贫攻坚战中最难攻克的贫困“堡垒”之一,是帮扶怒江脱贫攻坚以来首个上亿元的基建工程。

转自: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