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贵州油菜研究成果斐然

时间:2019-03-27 18:07:52 来源:贵州日报

提示

在贵州省贵阳市的省农科院油菜试验示范基地里,有一片与众不同的油菜田,这片田里种植的是目前我国油菜育种急需的优异性状突出、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油菜优异种质资源。

近日,在贵阳召开的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2018年度工作总结暨考评会期间,傅廷栋、官春云、王汉中、宋宝安等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国农科院、华中农大、西南大学、青海大学等省内外专家组成专家组,就专门针对贵州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选育创制的矮秆油菜新品系DW871进行了室内和田间鉴评,一致认为该品系聚合了多个优异性状,或将成为国内外最具开发潜力、最具重要实用价值的育种材料,是培育适宜机械化油菜品种的新种质;同时希望加速油菜新品种产业化进程,尽快在生产中应用。

以促进油菜产业发展为话题,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傅廷栋、官春云、王汉中、宋宝安等4位院士。

黔地出新 油菜优质育种材料

我国油菜主产区主栽甘蓝型油菜,多数品种的株高大于180厘米。油菜植株过高,易引起油菜倒伏、不耐肥、不适宜机械化操作;出现收获性减产等一系列影响油菜轻简化生产的问题,严重制约油菜产业化发展。

为解决油菜产业化发展技术瓶颈,贵州省农科院油菜专家张瑞茂团队坚持油菜矮化育种,持续开展了油菜矮化种质资源创新和技术攻关。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他们从1个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组合的后代中发现1株矮秆突变株,经多代自交纯化、定名甘蓝型油菜新品系DW871,具有分枝紧凑、着果密、结荚层相对较厚;茎秆木质化程度高、茎枝挺直不串枝、高抗倒伏;苗期生长正常,长势旺盛,收获指数高等特征特性,品质表现为双低,杂黄籽,平均含油量47.6%,是甘蓝型油菜新型矮秆种质资源。为更好地应用于生产,省农科院李超等科技人员还开展了DW871材料遗传机理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

目前,为了将DW871材料更好地应用于育种和生产,借助于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和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技术资源,贵州油菜科研团队已与中国农科院、华中农大、湖南农大、西南大学等国内15个科研院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从新材料创制、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方面共同开展相关研究,加快新品种选育,有望不久的将来,育成的矮秆油菜品种能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或将改写油菜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历史。

科技支撑 为油菜产业保驾护航

1990年,湖北、四川、江苏、湖南、安徽、江西、贵州等油菜主产区先后成立了由科研、推广、销售、加工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开发体。但机械化生产程度低、技术集成度差、加工产业品质低等问题也一直限制着油菜产业的发展。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研发的“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菜籽油产地绿色高效加工技术”“油菜毯状苗机械化高效移栽技术”分别入选2017年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技术”、2018年度“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

其中,“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融合了油菜机械化品种以及土壤适墒管理技术、密度调控技术、缓控释全营养一次施肥技术、联合机械播种技术、芽前封闭除草技术、机械收获技术等9项核心技术,建立了油菜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实现了从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攻克了油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技术集成度差的问题。该技术模式示范推广面积超1170万亩,平均每亩节本增效超过300元,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5亿元以上。通过该技术模式的引领支撑,2017年全国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2007年提高30%左右。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室团队通过10多年协同攻关,以“菜籽油产地绿色高效加工技术”攻克了油料调质增香、智能化低温压榨、油脂绿色适度精炼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建立了功能型菜籽油绿色制备工艺技术。采用该工艺生产出的功能型菜籽油富含菜籽多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脂类伴随物,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记忆衰退等食药养身功能。该项技术成果2017年经中国农学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在我国10多个油菜产地加工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示范应用,为促进菜籽油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油菜三产融合发展、引领油菜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院士点赞 贵州油菜产业方兴未艾

从事油菜产学研的贵州科研人员,正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即以消费需求为中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培育适宜机械化油菜品种的新种质,普及食用油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让人们享有健康的高质量生活。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表示:贵州发展油菜产业前景是很好的,不妨找准一个亮点去推动,比如我一直向全国推广的饲料油菜。饲料油菜的产量高、营养价值高,结合贵州打造生态畜牧大省的特点,使用饲料油菜效益是非常好的,也符合扶贫的要求。同时应凭借油菜多功能运用的特点,结合县域发展油菜的实际情况,开展旅游性的油菜花节,并在菜用、饲用、肥用油菜用途上占领优势。

湖南农大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官春云认为,油菜产业要发展,关键在于规模化、机械化发展。贵州油菜产业要快速发展,急需攻克油菜生产机械化生产程度低、技术集成度差的难题,这样才能凭借油菜多功能运用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据宋宝安院士介绍,贵州油菜专家正在努力选育高产优质高效的“双低”油菜品种,由此聚合成油菜产业发展的组合拳。仅2000年以来,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油研”系列和油料研究所“黔油”系列的60余个油菜品种通过审定,在全国冬油菜主产区广泛应用,累计推广面积4000余万亩,新增油菜籽总产5亿多公斤,新增社会效益20余亿元。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国家油菜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对贵州油菜科研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甘蓝型油菜新品系DW871等好材料的开发利用,让更多更好的“双低菜籽油”进入人们高质量的健康生活中。

名词解释——

双低菜籽油是由双低油菜榨成的食用油。双低菜籽油是指菜籽中芥酸含量在3%以下、菜籽饼中的硫苷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的油菜品种。该品种在为脱毒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更显著提高了菜油的有益营养成分,故双低菜籽油目前被认为是良好的食用植物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