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贵州大力实施国储林项目带动群众增收

时间:2020-12-05 14:51:52 来源:贵州日报

不沿海不沿边,深处西南山区的贵州,是“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而“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先天条件,决定了贵州林业肩负着生态建设和助力百姓脱贫的时代使命。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也是国家储备林建设7大区域的西南适宜地区,是国家储备林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全省建设国家储备林的总体目标: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储备林基地,完成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1098万亩,发展林下经济219万亩。项目建成后,年蓄积净增650万立方米,到2035年,国家储备林建设将达2000万亩。

为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绿色发展理念,省林业局按照“生态保护、兴林和富民三结合”方式,组织编制了《贵州省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方案》,2020年又提出了确保“融资200亿元、实施200万亩”的年度目标,强力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

截至11月中旬,全省国家储备林项目累计完成融资401.64亿元,实施面积210.18万亩,带动20.02万户70.73万名贫困群众实现增收,户均增收1.8万元左右。全省79个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单位已新增开发就业岗位1.56万个,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国储林项目创造1.5万个就业岗位的目标任务。

创新建设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省林业局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国开行贵州省分行、农发行贵州省分行、省金控集团成立了联合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各市州县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共同推进项目建设。构建起多元利益联结机制,打破以往由林业部门一家对项目进行建设的模式,采取“林业部门+金融部门+平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建设项目,拓宽建设主体。

提高造林标准,提升森林质量——

相较于以往贵州300至500元/亩的营造林标准,国家储备林建设将营造林标准提高到6000至7000元/亩左右,解决投入标准低、营造林质量低的问题。通过大力培育发展工业林原料林、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增强优质木材培育、储备和生产能力,改善贵州省林分结构单一、低质低效林普遍的现状,达到全面保护天然林,科学修复退化林,积极培育复层异龄混交林的目的,扩大了绿色生态本底,全面提升了贵州森林质量。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探索创新直贷和PPP两种融资建设模式,通过撬动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打破传统的国家财政单一投资方式,加大项目投入,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绿色产业基金,实现投贷联动,解决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贵州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施策”的原则,探索出了有别于其他省份的国储林项目建设模式。

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通过林地流转、林木收储、参与项目建设等形式,让林农直接快速获得经济收入。尤其是探索“储备林+”建设模式,利用融资货款20%的资金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业产业提供资金保障,引入市场主体,集约化、规模化开展森林经营,打造林下经济,实现以短养长、多种经营,有效带动林农参与林业项目建设、转型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实现增收致富。

省林业局局长张美钧说:“建设国家储备林,最终可以实现国家得林木、社会得生态、地方得投资、企业得效益、农民得收入的多重目标。既是保障国家木材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记者 吴采丽 通讯员 李昌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