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贵州“三办”联合下发紧急通知: 做好防灭火工作有“20项要求”

时间:2021-03-30 09:23:00 来源:天眼新闻

推行“十户联保”法、开展“敲门”行动、适时发布“禁火令”……为切实做好当前防灭火工作,3月29日,贵州省安委会办公室、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防灭火工作的紧急通知》。

近日,贵阳市、黔东南州先后发生火灾亡人事故,多地发生森林火灾。同时,清明、“五一”假期将至,贵州已进入森林高火险期,火灾防控形势极为严峻。

《通知》从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加强火灾源头管理、全面加强宣传教育、科学组织灭火救援、依法严肃责任追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0项具体要求。

这20项要求具体为:

一、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1.实行防灭火五级干部包保责任制。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安排部署森防、消防工作,采取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将责任落实到基层末端。

2.各乡(镇、街道)要严格落实防灭火属地管理责任。各级驻村干部、辖区网格员、护林员、包保干部要把做好防灭火工作作为主要职责。各村(居)要依照就近相邻、人员相熟原则,推行“十户联保”做法,平均户数在10户左右成立联保体,村(居)委与各农户之间签订责任书,户与户之间实行联防联动。

3.各级安委办、消安委办、森防指办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定期开展督查。各县(市、区)要从应急、林业、民政、住建、森林公安、消防等成员单位抽调人员到乡(镇、街道)开展为期3个月的防灭火驻点督导工作,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安排1名干部驻点督导。

二、全面开展排查整治

4.各县(市、区)要立即开展辖区内火灾隐患拉网式大排查,对城市、农村房屋要逐个单位、逐栋楼、逐户排查,对森林、林地要逐片、逐块、逐个路口排查,对公墓、散坟等要逐一排查。

5.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突出抓好木质连片村寨、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交通隧道、轨道交通等重点场所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6.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对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店面和电器生产、经营、流通开展专项清理整治。

7.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发动乡(镇、街道)干部、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对辖区村(居)民住宅开展消防安全“敲门”行动,重点排查群众用火用电是否安全,对于未在家的,要张贴消防安全告知单。通过“敲门”行动,掌握辖区内鳏寡孤独、留守老人与儿童、残障等人员住房消防安全情况,并做好管护。

8.全面整治门店夹层违规住人,对查出的问题隐患,要下达隐患整改告知书,对于拒不整改的,应第一时间向属地乡(镇、街道)和行政执法部门报告,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并采取断电断气等措施。

三、加强火灾源头管理

9.各市、县、乡政府要适时向全社会发布“禁火令”、防火通告。

10.严格生产用火审批管理,对确需野外用火的个人和单位,经村委会、林业站、乡镇政府批准,在规定时间段并有人看守的情况下可以用火。严格房屋建设、装修、建筑拆除动火审批和用电管理。

11.各乡(镇、街道)在清明、五一等高风险时段要组织设卡布点、巡山护林、巡查处罚野外用火,进入林区的人员需扫“防火码”进入,对携带火种物品的要立即收缴。从严管控儿童及智障等特殊人群,每晚组织群众巡寨喊寨。

12.禁止在林区及周边农事用火、祭祀用火、野炊用火及燃放烟花爆竹等,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

13.对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森林公园、石油天然气管道、危化品储存以及中国天眼等重点区域要落实防火专人盯防制度。

四、全面加强宣传教育

14.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要开展全员防灭火知识培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村寨要通过村民大会、院坝会、鼓楼会、广场展板等形式,开展村民防火安全宣传。

15.村寨要利用“村村通”大喇叭、应急广播、鸣锣喊寨每天进行消防安全提示。

五、科学组织灭火救援

16.消安委、森防指相关成员单位要严格24小时值班值守,加强火情监测预警,及时处理早期火情,立足“打早、打小、打了”,避免小火酿成大灾。

17.一旦发生民房火灾要第一时间组织转移群众,防止群众抢救财物造成伤亡。一旦发生山火以砍挖隔离带等远距离阻隔措施为主,坚决杜绝在火势不明、情况不清的情况下盲目施救,坚决防止人员伤亡。

六、依法严肃责任追究

18.对隐患问题排查、整改、责任“三张清单”落实不力的要点名通报;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要挂牌督办。

19.各地要加强火情信息报送,做到有火必报、报扑同步,要对迟报、漏报、瞒报、谎报等行为严肃问责。

20.对工作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人员伤亡或发生有影响火灾事故的,要全面实施责任倒查,坚决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严肃问责。(记者 黄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