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2020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推介暨百强国龙进贵州活动举办

时间:2021-04-26 09:23:00 来源:贵州日报

威宁自治县迤那镇海升苹果基地。 何欢 摄

位于独山县的泉兴种猪场。 (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2020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推介暨百强国龙进贵州活动现场。 吴传娟 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过去几年,贵州在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战役中,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实施产业脱贫,龙头企业发挥了“火车头”“发动机”的作用。

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乡村振兴全面启程。

今年是“十四五”起步之年,也是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踏上新征程,瞄准新目标,开拓新天地,龙头企业大有可为。

四月的贵州,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4月25日,2020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推介暨百强国龙进贵州活动在贵阳举办。这是全国农业龙头企业百强首次走进贵州。

活动由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指导,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办,贵阳市人民政府承办。

贵山贵水迎贵客,贵茶贵酒敬贵人。活动推介了2020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和5个专项10强名单。全国农业产业的头部企业云集贵州,共话农业产业发展,共商乡村振兴大计。

活动现场签约项目32个,投资金额102.9亿元,为贵州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龙头企业在贵州

在25日上午举行的百强推介暨招商会上,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长刘身利推介了2020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和专项10强。

2020年底,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指导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组织开展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推介活动,推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和科技创新10强、外贸出口10强、品牌影响力10强、联农带农10强、产业融合发展10强。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吴晓玲认为,此次推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和专项10强企业,均是行业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企业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联农带农紧,融合发展好,地域分布广,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此次入选的100家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32万亿元,占1547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8%。平均主营业务收入232.3亿元,100亿元以上的有48家;平均资产规模247亿元,100亿元以上的有46家。其中,有49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平均每家企业带动农户25万户,户均增收2.3万元;聘用农民工81.38万人,占职工总数的58.5%;多数企业注重产业融合,推行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经营模式,新业态产值占比达7.8%。

从地域来看,东部地区有49家、中部有23家、西部有22家、东北有6家,涉及31个省份。值得一提的是,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50.2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入选,是贵州唯一一家上榜企业。

近年来,以老干妈为代表的贵州农产品加工业正在异军突起。2020年,贵州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6669亿元;全省重点龙头企业达3491家,其中国家级35家、省级1141家;全省获批实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36个,建设朝天椒、食用菌、黄牛产业集群,辣椒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食用菌产业步入全国第一方阵。

在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下,贵州特色优势产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茶叶、辣椒、火龙果、刺梨、薏仁等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一,马铃薯种植规模常年位居全国前两位,中药材、食用菌种植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梯队。贵州农业产业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且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龙头企业在参与推动农村产业革命中,通过基地生产、加工转化、产品流通、股份合作、订单农业、技术服务等方式,与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共建产业链、贯通价值链、分享利益链,在促进产业发展、企业获益的同时,有力带动了广大农户增收。

参加会议的龙头企业代表纷纷表示,贵州农业正在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什么都有,什么都不成规模”的历史正在改写。

此外,农业龙头企业运用信息化、智能化和光纤、4G、5G网络参加生产加工的速度快速提高,运用大数据参与农村产业革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种子种源保护的范围更加广泛,进一步加快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助力贵州农业现代化

活动还举行了招商引资推介和签约仪式,省农业农村厅、省投资促进局、贵阳市和遵义市在活动上作招商推介。

招商引资签约仪式现场签约项目32个,投资金额102.9亿元,涵盖生猪养殖、生态家禽、肉牛养殖、饲料加工、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贸易平台建设等多个产业。

吴晓玲表示,选择在贵州举办此次推介活动,目的就是以此为契机,让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进贵州、了解贵州,参与到贵州的乡村产业发展中来,支持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助力贵州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未来。

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历来受到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1月20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内外并举,采取更有力措施支持“本土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也要把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力争引进更多的优强企业到贵州落户。

3月19日召开的全省产业大招商暨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强调,要以最大决心、最有力举措、最过硬作风抓招商,以项目论英雄、凭招商比能力、从落地看作风,奋力实现产业大招商新突破,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确保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有力支撑。

闻令而动,省农业农村厅组建专门团队,召集各市(州)农业农村部门遴选招商项目,汇编招商政策,并指导各市(州)积极与龙头企业对接,交出了签约32个项目102.9亿元的好成绩。

助力贵州农业现代化,百强企业有作为!事实上,他们中的佼佼者早已纷纷抢滩贵州。

让生猪“住别墅、坐电梯、吹空调”,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智能养猪、生态养猪、安全养猪,正邦集团有限公司的“正邦福猪”楼房式养殖生态循环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在新蒲新区、石阡县、兴义市、开阳县。

“目前我们已经和贵州的15个县签订了正式的投资协议,计划明年实现年出栏400万头生猪。”正邦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片区董事长程昱斯介绍,目前该公司在贵州的楼房式养猪项目是中国西南片区规模最大的。

让程昱斯最为惊喜的是,这些项目的建设进度也是最快最顺利的。他坦言,在进行投资考察的时候,公司对贵州最大的担忧是用地问题,贵州山地地形破碎,加之生猪养殖不能占耕地、林地,不能在生态红线和水源保护区内,限制条件很多,要花很多精力寻找合适的地方。

“在企业面临问题的时候,贵州的各级各部门以非常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例如石阡县,就认真核查三调图斑对用地进行规划调整,帮助我们快速落地。在落地后,他们也十分关心关注,项目每天需要三四百人干活,都是县里组织各个乡镇的劳动力,从来没有出现过误工的情况。”程昱斯说。

感同身受的还有新希望六和饲料股份有限公司黔西聚落负责人陈忠,“对我们来说,最大的痛点在于环保的压力,虽然公司通过有机肥、厌氧发酵等方式进行生态循环处理,但是仍然需要办理很多手续。这些方面,贵州的农业、环保、水务、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都大力支持,提前介入帮助审批。”

基于此,新希望六和在贵州的投资项目得以快速推进,目前该公司在贵州的投资已超过50亿元。养殖方面,按照年出栏200万头来进行布局,在兴仁市、七星关区、盘州市、关岭自治县、施秉县、镇远县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场。饲料方面,已经在观山湖区、播州区、汇川区、纳雍县建立了4家饲料公司,未来还将在凯里、兴仁等地新建饲料厂,以配套养殖产业的发展。

2020年12月,从国外引进的414头母猪和公猪运到了贵州首信开阳县猪场。“生猪产业中,良种对产业的贡献度高达40%,所以说是猪粮安天下,农以种为先。这批从国外引进的PIC精英种猪是我们引进的性能最好的一批,我们将立足贵州布局种猪育种和扩繁这一产业链关键环节,辐射整个西南地区的生猪产业发展。”北京首农种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秋平说。

对于公司在贵州的投资发展,沈秋平用“甜蜜的联姻”来形容,“我们和贵阳市农投集团都是服务百姓的国有企业,有相同的发展理念和企业责任。我们之间就像是一家人,相互信任、理解,在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也能互相支持、补台。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是所有项目能够顺利推进的基础。”

“甜蜜的联姻”离不开牵线搭桥的“媒人”,沈秋平认为,贵州省以省领导领衔建立生猪产业发展专班,这样的机制是企业大展身手的保障。今后,北京首农还将与贵阳农投深入合作,在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供应链等方面,推进更多项目落地,助推贵州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深化合作,4月26日上午,与会企业将现场考察贵阳市大数据展示中心、清镇市南方乳业有限公司、观山湖区惠民生鲜合力超市(阳关店)。下午,部分龙头企业将分赴有关市(州)实地考察、对接洽谈。

贵州农业大有可为

近年来,贵州农业产业成绩斐然,势头向好。

贵州自然生态良好、气候条件独特,产业初具规模、品种丰富多样,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快捷,政策惠民惠企、保障有力有效,正成为投资发展的“黄金地”。

近年来,贵州聚焦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力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高效益、特色化快速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但与会专家也指出,贵州农产品加工领域仍存在着产业链延伸不够、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而不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等问题。2020年贵州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51%,比全国平均水平67.5%低16.5个百分点。厚实的一产基础与相对薄弱的农产品加工现状,恰恰说明贵州省具有龙头企业发展的空间,大有潜力、大有可为。投资贵州农业,发展魅力无限,前景广阔,正当其时。

下一步发展,路在何方?活动还设置了论坛交流分享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农业产业技术装备发展趋势、金融服务龙头企业、“互联网+农业”新趋势等多个主题做了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发政结合健康中国战略分析了农业食品营养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建议农业产业发展应该更加注重绿色安全、突出健康导向,推动农产品加工从传统食品向营养食品转型。

民以食为天,农业产业是永恒的基础产业,因此农业产业也是最具可变性和发展性的产业。中国自古以来的养生文化就注重药食同源,可见各类农产品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食用功能,还可以开发其医疗价值。

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催生了食品健康产业的大市场,2017年美国的营养健康食品市值达到人均1万美元,并持续保持复合增长态势,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对传统食材的需求。

任发政认为,农业发展要更加聚焦营养健康食品产业,重点在于科技创新,打破国外垄断的局面。要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中心,设立重大科技专项,鼓励跨学科联合攻关,加快技术原始创新。此外,要加强农产品新物质原料的生产开发,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王凤忠认为,面向“十四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正逐渐向优质化、高值化、个性化、无人化、系统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具体来看,农产品多维品质评价工作正逐渐趋向智能化、精准化、综合化发展。我国生鲜农产品保鲜在实现了从“静态保鲜技术”向“动态保鲜技术”的迭代升级后,未来将普遍采用智能冷链物流保鲜、全程冷链不间断技术,保障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中。

当前,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正向全组分梯次利用和绿色低碳加工方向发展,将驱动我国农业农村工作走上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未来食品制造以新型方便食品、休闲食品、谷物饮品、仿生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创新为支撑,正在向着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营养的方向发展。

随着工业4.0和5G时代的来临,农产品加工装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无人工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智慧工厂逐步取代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工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廖小军建议,贵州可以利用好农产品资源进行加工利用,提升附加值,做大做强做优当地农产品加工业,为乡村产业发展作贡献。

特色农产品资源的深度开发。深入开展特色农产品的资源挖掘利用,加强对特色资源状况、营养品质、功能特性、产品创制、技术研发等的系统研究,大力开发具有贵州特色的农产品。

传统食品的工业化创新发展。随着劳动力资源的日益紧缺,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看,无人工厂、机器代替人成为未来食品加工的重要方向。用工业化的理念改造传统食品产业,利用科技创新驱动传统食品工业的现代化。

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冷链物流。做好农产品的产地加工与冷链物流,积极发展配套的产地分级、分选、冷藏等基础设施,推动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冷链物流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的条件能力,支撑产业发展。

农产品精深加工与高效增值。大力开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研究,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特别是开发新型的功能食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新业态发展。挖掘贵州农产品的文化内涵、生态优势、功能功效、营养品质等,发挥贵州大数据技术优势,讲好贵州农产品的故事,提升贵州农产品在全国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知名度,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形式卖好贵州农产品。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是离‘三农’最近、为耕者谋利,与百姓最亲、为食者谋福的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和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保障国民营养安全健康的民生产业。”中组部赴黔博士服务团团长、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副司长、挂职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的邵建成表示,“十四五”时期,贵州将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产业”的思路,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布局,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着力推动贵州加工农产品由粗变精、加工企业由小变大、加工园区由分变聚、加工产业由弱变强,改变原料在乡村、加工在城市,劳力在乡村、产业在城市的状况,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方春英 刘蓝婴 吴传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