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贵州省多措并举推进农特产品地理标志工作

时间:2018-07-11 08:40:00 来源:

7月1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发挥地理标志制度作用,凸显农特产品资源优势,推动“黔货出山”助力精准扶贫,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履行省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办公室职责,协调农业、工商、质检等部门,多措并举推进我省农特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9年以来,我省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特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大力促进我省农特经济发展意见》、《贵州省农特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建议名录》、《贵州省农特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对建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农特产品资源优势,规范地理标志申请注册,推进地理标志产业化,培育农特产品区域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我省落实地理标志奖励政策,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先后对138个地理标志产品给予一次性2万元奖励,奖励金额共计276万元。推动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铜仁市等地相继建立地理标志奖励制度,其中六盘水市对地理标志产品一次性奖励15万元,安顺市一次性奖励10万元。多地奖励政策的出台,有效调动了我省地理标志申请的积极性。2010年以前,我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仅有40个,“十二五”增至172个,“十三五”以来截止2017年底,我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增至256个,位列全国第18,西部第6。

此外,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发挥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职能部门沟通衔接,整合“3条渠道、4个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推进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期间,省科技厅不但建立了贵州省地理标志专家库,为促进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提供服务;而且整合资源,共同开展国家级、省级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创建,其中仅“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项目就安排经费100万元。

在组织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项目方面,贵州省先后投入910万元,并带动社会各方投入经费1741万元,选择40个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产业化促进项目。项目实施已制定地理标志管理制度54个,发布地方标准20个;授权113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300余万枚,相关地理标志产品单价平均提高25%,产量提高30%。其中,“虾子辣椒”、“施秉太子参”、“湄潭翠芽”、“盘县火腿”和“湄潭茅贡米”等项目均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助推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解决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贵州省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农特产品产业化中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撑问题,仅2017年就择优选择了“三穗鸭”等近20个地理标志产品实施24个科技攻关项目,支持经费960万元,重点解决产品提纯复壮、高产栽培、精深加工、贮藏保质、质量安全保证等关键技术问题。同时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选择大方天麻等14个地理标志产品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支持经费1400万元,把地理标志产品园区建设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带动的重要载体。

目前,我省已成功创建“都匀毛尖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实现贵州省零的突破;获批筹建(贵州正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成功创建“兴仁薏(苡)仁米”、“岩脚面”、“梵净山翠峰茶”等省级示范区,全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