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时间:2020-07-13 09:23:00 来源:贵州日报

近日,贵州省十大工业产业“加强产销对接推进协同发展”活动之一,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政产学金(政府、产业、学校科研、金融)暨产销对接会在贵阳举办。会上,《2019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白皮书》的发布引人注目:2019年,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完成总产值1083.9亿元。

对接会精彩纷呈,不仅重点发布了《2019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白皮书》,还发布了贵州特色食品、多彩贵州水、贵州刺梨三个公共品牌,以及全国首个酸汤标准——《酸汤调味料》全国团体标准……短短几年时间,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享誉全国,彰显了贵州食品工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共建成以生态特色食品为主的绿色食品工业园区16个,初步形成了调味品、粮油制品、肉制品、茶叶制品、乳制品、果蔬食品等门类较为齐全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体系。

品牌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酸汤,贵州独特美食,酸汤鱼、酸汤牛肉、酸汤米粉……风行全国各地。

全国第一个“国”字号酸汤标准——《酸汤调味料》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让贵州省酸汤协会会长、贵州玉梦集团董事长田其明感到振奋:“这个标准对于酸汤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有强大的促进作用。酸汤是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之一,相信贵州酸汤企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为进一步扩大我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品牌影响力,10家企业获得“贵州特色食品”公共品牌使用权,10户企业获“贵州刺梨”公共品牌授权,15家水企获“多彩贵州水”公共品牌授权。

“‘贵州特色食品’公共品牌打造全新统一的品质形象,全面提升贵州特色食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贵州食品企业发展打开新局面。”省特色食品产业促进会轮值会长郑鲁平认为。

省刺梨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谭书明说,贵州按照“三个统一”打造“贵州刺梨”全新品质形象,即统一公共品牌,统一功效的说法,统一各个环节的标准,将全面提升贵州刺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刺梨产业健康发展、更高水平发展。

生态特色食品是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下的产物。数据显示,2019年,贵州省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8.3%,森林覆盖率58.5%,地表水水质状况总体优良。

品牌蕴含产品的品质、价值、文化,树立贵州生态品牌,有助于产品的提质转型、统一开发。

对接平台夯实产业链

对接会吸引了60多家生态特色食品企业进行展示,牛肉辣椒酱、香脆辣、辣子鸡……浓浓的贵州味让参观者食欲满满。

习水县黔道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主要以羊牛肉食品为主,前来参展的负责人易小娟告诉记者,2019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3000多万元,产品受到大型知名商超的青睐,并远销上海、成都以及菲律宾等国家。前段时间,通过网络直播带货,一下就销售了5万盒方便食品,公司正在为下一次直播做准备。

此次参会,便是要借助对接会的平台,结识更多销售商。当天已有多家企业前来洽谈业务,易小娟连说“不虚此行”。

作为生态特色食品的配套产业,专门的包装展区也让人眼前一亮。

随着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壮大,我省包装环节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发展,从过去简单的装箱、装盒、装袋、包裹、捆扎,向注重标识、形象、品牌等精致包装逐步转变。

贵州省包装联合会会长程溯介绍,包装是食品加工、制造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具有保护食品、美化食品、便于储运、引导消费、提高附加值等功能作用,是商品进入流通、消费领域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我省包装产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作为一家老牌包装企业,贵阳德堡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晓霞介绍,目前省内同质化的包装企业很多,只有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才能在市场占一席之地。借助此次产销大会平台,就是要向更多省内特色食品企业推介公司产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2019年,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省内包装配套比重不断提升,达到45%左右;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加工环节直接就业人员16.99万人。

推动“贵州味”不断泉涌

依托贵州好山好水好生态,贵州省通过完善各项机制,促进“双千工程”深度融合,实现工作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合一”,有力助推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不断泉涌,让更多消费者“吃”出健康好味道。

京东相关负责人现场介绍了京东助力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合作规划,将以京东智慧物流、京东金融科技支撑,打造电商产业集聚中心、产业孵化创新中心、互联网+农业培育中心、互联网+旅游示范中心,建立特色人才培育体系,推动贵州生态特色农产品城市品牌和产业升级。

“京东作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型企业,将发挥自身数据、营销和供应链及物流能力,进一步加快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现场,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能与贵州携手共推“新基建”,打造完善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链。

2019年,全省生态特色食品工业产业成绩斐然。2020年,将继续坚持产业扶贫,通过加强政府监管、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加强产业人才培育和引进、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等,做大做强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记者 杨静 陈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