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为生猪产业装上“贵州芯片” 培育本土优质种猪

时间:2021-02-07 09:23:05 来源:多彩贵州网

贵州省本土种猪资源丰富,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现存的大量地方品种犹如一座“基因宝库”。即使是有些在当前看来被认为是生产性能不高的品种,其蕴藏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巨大的。

1月27日,记者跟随省生猪产业调研组来到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的黔北黑猪养殖基地中,共同探讨如何开发与保护黔北黑猪,让本土优质猪种接轨更大的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

黔北黑猪是遵义市的特产,同时也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记者了解到,优质种猪的选育研究常常需要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从科研角度看,不能是什么品种有经济效益就追着研究什么,而要“十年磨一剑”,需要系统的科学研究规划以及基础的科技和资金投入做后盾。

遵义黔北壹号黑猪企业负责人熊明友谈到,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风味和口感追求越来越高,地方良种的开发恰恰适应了市场多样化和特色化的要求。优秀的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是遗传信息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载体,在这些发展机遇下,黔北黑猪的种质资源将会得到最大化保护和利用。

“贵州本土种猪资源如此丰富,为何‘猪芯片’还是缺失呢?”记者不禁问到。

遵义黔北壹号黑猪企业负责人熊明友解释了本土“猪芯片”缺失的缘由,一方面是因为我省过去育种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另一方面是因为原始数据的积累量和准确性不够,周期长、投入多、见效慢,远不如直接进口来得快,这也导致我国的种猪长期依赖进口。而且由于育种体系的不完善,即使引来了好的种猪也无法有效保种、改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熊明友有了新建年出栏20万头黔北壹号黑猪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的想法。

记者获悉,熊明友计划在遵义以黔北壹号黑猪品牌为基础,大力发展生物科技生态养殖,项目拟采用黔北壹号黑猪种母猪10000头,年出栏商品猪20万头。采用生物垫料、生物发酵床、生物消毒、生物保健、生物发酵粮草进行规模化生产的高品质猪肉,使得猪肉品质达到无激素、无残留、在养殖过程中达到零污染、零排放,脱离化学药物、化学激素、化学添加剂,故肉品质极佳。生产销售优质黔北壹号黑猪种猪及商品猪,可提高公司养殖效益,增强带动能力,把黔北黑猪推入生态食品新高地。

本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新增出栏商品猪20万头。销售收入可达10.54亿元,年净利润2.02亿元,投资利润率28.88%,经济效益良好。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可以直接带动黔北壹号黑猪种养殖专业户500户,直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00多人,年增加农民收入8000万元以上。

除此之外,该项目还将采用现代技术综合运用于养猪,生产形成规模后,不仅能带动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加快地方致富的步伐,而且可推动种植业,特别是饲草种植业及果园业的发展。可向果园、蔬菜基地提供大量的生物有机肥料,促进农民增收增效,进而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养猪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猪肉是大多数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当前,生猪发展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总兽医师、贵州省生猪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常务副班长唐隆强接受采访时说,现代化的生猪产业应该用四个“化”来书写。

生猪高效发展之“规模化”,要抓好政策的红利期,促进生猪产业快速恢复,当前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要抢抓历史机遇,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生猪高效发展之“标准化”,高度重视非洲猪瘟无疫区和无疫小区建设,建设无疫区和无疫小区,是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的通行做法,可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减少使用抗生素,严禁使用瘦肉精一类的添加剂,“以大带小”推进中小规模猪场生产提质增量。

生猪高效发展之“品牌化”,要因地制宜,按照全域规划、全产业链布局、全生态和谐发展的模式,规划布局饲料、种猪、育肥、猪肉加工、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项目。品牌打造在生猪养殖领域十分有必要性,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品牌化更是顺应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品牌化不仅是我省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途径,也是实现“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支点。

生猪高效发展之“绿色化”,从“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入手,推进生猪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走生猪产业生态循环绿色发展之路。粪污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后进行固液分离,固体成为干粪,作为有机肥直供周边蔬菜、水果基地。液体通过厌氧发酵罐处理后,流入沼液储存池,可直接作为肥料使用。建立种养循环的经济新模式,实现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自然生态转换。(记者 张文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