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贵州交通:开好局起好步 书写精彩答卷

时间:2021-03-10 09:23:00 来源:贵州日报

032f9c49-c440-49d3-98c0-e5ee146dd4d3

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平塘大桥。 燕春 摄

7756281a-0e03-4751-97e0-2420caea5349

加勉乡组组通开工现场,村民载歌载舞庆祝公路修到家门口。

2ccaad93-5867-44a7-8457-19ac391b0f66

加勉乡南烧村组组通公路。 陈沛亮 摄

ba2706a8-38bc-4a65-b897-bde881d94a73

贵州高速路政执法车辆为大件运输车辆保驾护航。

“十三五”以来,贵州交通实现了投资完成最多、建设速度最快、支撑保障最优、发展成效最好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贵州西南陆路交通枢纽日益巩固的五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由5128公里增至7607公里,通车总里程排全国第5位,综合密度保持全国前列;出省通道由15个增至22个,与周边5个省(区、市)均实现3个及以上通道连接,省会贵阳到其他市(州)中心城市实现高速公路双通道连接。高速公路与高铁齐头并进,共同构建起了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陆路运输大通道,使贵州真正从西南地理枢纽转变为西南陆路交通枢纽。

这是贵州交通影响力越来越广的五年。交通投融资、公路建设等模式创新多点开花,成为全国示范推广案例。贵州路、贵州桥成为靓丽名片,荣获古斯塔夫金奖2项、鲁班奖3项、詹天佑奖1项、李春奖8项。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平塘天空之桥、湄江旅游航运等项目成为网红打卡地刷爆朋友圈。贵州交通亮相国内外数十家权威媒体,极大提升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是贵州交通精气神越来越旺的五年。行业精神文明创建连续7年走在全省前列,贵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等6家单位获全国文明单位,开阳公路管理段等134个单位获全省文明单位。创新推出“四型机关”“星耀交通·党建之星”“千里乌江党旗红·碧水蓝天炼丹心”等党建品牌,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系统190万人次参加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354个集体和173人获全国及省级劳模、五一劳动奖状等称号和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表彰。

2021年2月,在“两个大局”交织、“两个一百年”交汇、“两个五年”交接的关键时刻,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续写新时代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夺取双胜利 彰显交通力量

2020年是贵州交通运输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贵州6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贵州交通运输系统着力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战疫”“战贫”双胜利的优异答卷,彰显交通担当、履行先行使命。

全力以赴“战疫”。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成立交通工作专班,全面织密交通防控网,圆满完成援鄂医疗队员和重要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在全国率先全面恢复交通流通,助力复工复产复市;着力稳投资“一抢一补”,全年完成公路水运固定资产投资1138.87亿元,连续7年超千亿元,公路货物周转量增速连续10个月保持全国第一。

当好先锋“战贫”。建成贫困地区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里程占全省总数的85%以上,贫困地区县乡公路提升工程实现率先开工、率先建成;坚持“督战帮”三位一体帮扶从江,投入1.4亿余元用于产业发展、教育帮扶、基础设施建设,联合40家省有关部门投入45亿元,兑现承诺事项255项;打造有组织的交通就业脱贫“从江模式”,全面打赢了交通脱贫攻坚战。

严防严控“战灾”。全力应对13轮持续性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迅速组织力量、紧急投入2.1亿元开展公路水毁抢险保通,争取中央灾毁恢复资金11.39亿元,创历史新高,全省205个1462公里灾毁重建项目开工136个、完工69个,战胜了严重洪涝灾害,有力地保障了公路安全畅通。

跨越式发展 书写精彩答卷

回首过去五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抢抓机遇、砥砺前行,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勇气概,奋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大踏步前进、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西部地区“小省办大交通”的新路子,为我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全省公路水运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197亿元,居全国第一方阵,占全省综合交通投资的81%,较“十二五”增长了62.4%。按照公路水运投资乘数计算,“十三五”公路水运投资对GDP贡献约8600亿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交通稳投资促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建设高速公路29条2433公里,总投资3928亿元,占“十三五”时期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54.6%。交通投融资的高位运行,助推贵州交通创造了后发赶超的“黄金十年”。

建成世界级桥梁18座,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50座、前10名中有5座在贵州,实现了从“地无三里平”到“桥梁博物馆”的华丽转身!我们用7600多公里高速公路、2100多条隧道、1.2万余座桥梁,架起了一片近500平方公里的“高速平原”装点贵州大地——天堑变通途。

一年突出一个重点,每年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十三五”时期,累计完成普通国省道里程改造4941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6.86万公里,新增5619个建制村、4071个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新增4130个建制村通客运,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两通”目标,提前三年完成交通运输脱贫攻坚兜底性任务。

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7.87万公里,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100%通硬化路,惠及近4万个村寨1200万农村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3万人,为书写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精彩篇章贡献了交通扶贫经验,广大群众正享受着“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便利,走出了“深山阻断”,摆脱了“贫困桎梏”,踏上了乡村振兴新征程。

建成西部山区内河第一批通航设施——乌江思林、沙沱500吨级升船机,断航13年之久的千里乌江全线复航。拥有多项世界之最的构皮滩通航设施建成调试,清水江锦屏至白市高等级航道工程和都柳江从江、大融、郎洞、温寨4个航电枢纽工程建成使用。乌江沙沱水电站第二线1000吨级通航建筑物工程获3亿欧元贷款,成为欧洲投资银行支持的国内首个水运项目。建成全国首个内河航运专题博物馆——贵州航运博物馆。

全省航道通航里程达3957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突破1000公里,居14个非水网省市第一。北入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大动脉正加快形成。

全省公交运营线路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较“十二五”末增长近一倍;2016年实现“县县通公交”。轨道交通从无到有,9个市(州)中心城区、30个县(市、区)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9个、省级示范县47个。

在全国率先研发推广“通村村”出行服务平台,成为交通运输部农村客运智能化应用唯一示范项目,服务站点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互联网+货运物流”快速发展,网络货运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快递网点实现乡镇全覆盖,建制村直接通邮。

如期完成17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撤站任务,收费站ETC车道覆盖率100%,所有5A级景区和95%左右的4A级景区实现30分钟驶入高速公路。2019年全省国家高速和普通国省干道路况排名双双进入全国前十。民生交通的大幅改善,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开展交通运输行业科技攻关2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8项,颁布省地方标准3项、行业技术指南21项。成立贵州数字交通研究院,建成数字交通创新示范基地,交通大数据实现“12个率先”。

全省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比例达84.8%,较“十二五”末提升52个百分点。完成581个项目造价审查,节省非必要性投资87.65亿元。开展审计项目2254项次,审减高速项目投资17.14亿元。

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公路水运质量发展纲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大幅提升。全面完成484个收费站入口治超设施建设,实施普通公路安防工程9万公里、危桥改造1703座、灾害防治130公里,基本完成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安全隐患治理。

建成全国首个“体验式”山区道路运输安全教育培训基地,连续三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行业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有力保障交通运输发展阔步向前。

贵州交通呈现出“一年一变样,三年上台阶,五年大跨越”的发展态势,成为“十三五”老百姓获得感最多的行业之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贵州交通人将继续发扬“吃苦耐劳、勇于创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贵州交通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加压奋进再提升。

当好先行官 奋进新征程

202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揽交通运输工作全局,支撑“四轮驱动”,补齐“三个短板”,加快“五项试点”,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文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巩固拓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交通运输发展成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贵州省交通运输系统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出行不仅仅满足于通路通车、通航、通邮等“硬需求”畅不畅,更加重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软需求”优不优。

以市场为导向转变发展思路,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更加注重推进各种交通方式硬联通和软联通,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与整体效率。

着力推进交通行业由建设道路向经营路网转变。加快将我省交通资源优势转化为交通产业优势,在测算好公路、航道、枢纽等交通资产财务平衡、政府支出的基础上,推动交通资产市场化经营,深入推进“交通运输+制造业”“交通运输+旅游业”“交通运输+乡村振兴”等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一批“交邮融合”“桥旅融合”“路旅融合”“航旅融合”等示范项目。

推进交通枢纽由功能服务型向多元综合体转变。支持贵阳、遵义唱好“双城记”,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货运枢纽发展,以都拉营公铁物流园、改貌公铁物流园、遵铁物流园等多式联运大型货运枢纽为重点,引导物流节点拓展国际运单、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功能。

加快贵阳客运北站、遵义高铁新城、凯里南等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推动各种运输方式集中布局,实现空间共享、立体或同台换乘。深度挖掘旅游、娱乐、购物、仓储等新消费市场,打造一批不同特色、主题鲜明的新型服务区,提升服务区经济附加值。

贵州省交通运输系统将紧扣全省“一二三四”总体思路,以组织实施“435行动计划”为抓手,编制实施全省“一盘棋”的项目库,引领全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4”,即提升交通服务支撑全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能力,服务“四个轮子一起转”,“四个轮子”转到哪里,交通就先通到哪里。“3”,即补齐公路路网、水上运输、综合枢纽“三个短板”,着力推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5”,即完成交通运输投融资模式创新、交旅融合发展、“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智慧交通建设、山区公路建设运营风险管控等交通强国“五项试点”,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贵州经验。(记者 聂毅 余瑞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