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贵州:生态优先引领烟草产业绿色“转身”

时间:2018-08-20 08:40:00 来源:

秋立夏藏、烟叶渐黄。全国第二大优质烤烟生产基地贵州省的175万亩烤烟即将迎来丰收。放飞“一只虫”、回收“一张膜”、升级“一座房”……传统烟区谋求创新转型发展,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通过积极构建绿色生产体系,让片片烟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烟海”,助推烟草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放飞“一只虫”

记者在贵州省水城县阿戛镇齐心村建设的烟蚜茧蜂、躅蝽繁殖生物防治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悉心照料着一对对“恋爱”中的躅蝽。

原来,在烟叶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病虫害,其中,斜纹夜蛾幼虫和烟青虫害是最为常见的,它们以取食烟叶叶片为生,导致烟叶生长不良,严重影响烟叶的经济价值。而躅蝽正是这一类有害幼虫的天敌。这个投资195万元建成的生物防治中心,主要任务就是探索蠋蝽、益蝽等的规模化饲养和繁殖。

据贵州省局(公司)烟叶处王仕海介绍,通过人工饲养繁殖烟蚜茧蜂、蠋蝽、益蝽并投放到烤烟大田里,可有效控制害虫的繁殖生长,在提高烟叶质量的同时,还大幅减少农药在烤烟生产中的使用,确保烟叶绿色生态、烟农节支增效。

近年来,贵州省局(公司)坚持“以虫治虫”生物防控理念,大力推广应用烟蚜茧蜂生物防治技术,探索开发蠋蝽、益蝽防治技术。2017年,全省建成蚜茧蜂保种基地12个,蚜茧蜂防治烟田194.4万亩、覆盖面积占烟叶种植面积的96.8%,蠋蝽防治烟青虫、斜纹夜蛾等害虫20.8万亩烟田、覆盖面积占计划面积的10%。

在推进生物防控的同时,贵州省局(公司)还大力推进专业化植保,做到科学用药、规范用药、减量用药。2017年,贵州省烤烟专业化植保覆盖面60%以上,农药亩均使用量从2014年的188克/亩下降到2017年的158克/亩,降幅16%。

回收“一张膜”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烤烟生产中推广应用的一项常规技术,在保温、保湿、防霜冻,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烟株早生快发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地膜若不能及时回收,会破坏环境,影响土地持续耕作能力。贵州省局(公司)于2013年启动废弃地膜回收试点工作,着力在回收机制上深化探索。

在威宁自治县迤那镇的绿色发展示范园内,一条塑料颗粒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而生产原料正是来自当地烟田回收的废弃地膜。这条生产线由当地的13个烟农合作社及一家社会化公司合资建成,日均处理地残膜5吨,生产实用塑料颗粒2吨。据威宁高原烟海管理区副主任郑登峰介绍,企业采用“政府引导、烟草补贴、烟农捡拾、合作社回收、企业加工”的运作方式,今年已回收地膜800吨。

“地残膜回收由烟草部门每吨补贴5000元,每年可为烟农增加收益400多万元,补贴不计入成本,烟农合作社今年还可实现利润65万元左右。”郑登峰说。

遵义播州、湄潭两个废弃地膜回收加工厂则将回收来的废旧农膜,经过破碎清洗线、造粒生产线、注塑生产线等一系列工序,最终生产成塑料筐篮、育苗托盘等成品。每吨废旧农地膜经破碎清洗、加工造粒后,再添加一定比例其它原料,可加工生产育苗托盘160个,扣除加工成本和其它物料成本,可实现利润144元。

当前,贵州各烟区已经形成了“烟农收集+合作社回收+地膜生产供应商加工再利用”的组织方式,建立了农地膜清除、回收、包装、运输技术标准,贵州省局(公司)在地膜清除回收环节每年向烟农补贴6000万元,提高了烟农积极性,推动了地膜清除回收。

据悉,2017年,贵州省烤烟田间清除和集中处理地膜106.89万亩,占地膜烟面积71.07%;回收烟田废弃地膜原料7520吨,生产塑料颗粒、育苗托盘等物资2915吨。

升级“一座房”

走进金沙县大田乡白泥烟叶烘烤场,再也闻不到传统燃煤烤房浓重的二氧化硫气味了,取而代之的是烟叶被烘烤过后的天然香气。

原来,白泥烟叶烘烤场今年使用的46座烤房已全部实现升级换代,由原来的燃煤烤房“升级”为现在的新能源烤房,其中生物质烤房40座,电烤房6座。近年来,贵州省局(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落实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积极探索生物质能、空气能热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煤烘烤,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据金沙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胡如忠介绍,传统烤房用煤炭作为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使用电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后,烘烤实现了智能化温度、湿度控制,效率和稳定性都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有害物质的排放大幅度减少了,烟草产业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度也随之大幅提升了。

“同样烤一炕烟,生物质燃料的成本比煤炭要高几百块,但新能源烤房不需要人工加煤、换煤,我们减少了用工,降低了劳动强度,一个专业烘烤人员独自管理20座烤房一点问题都没有。”种烟20多年的白泥村烟农杨坤华告诉记者,当地烟农都支持用新能源烤房,即使增加了一定的燃料成本,“但换来的是我们村子良好的生态环境啊”。

水城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汤红印告诉记者,水城县今年推广生物质燃料烤房1175座,需生物质燃料7000吨,可减少煤炭使用量近6000吨。为解决生物质燃料市场供应不足和外购成本高的问题,水城县分别在阿戛镇和南开乡规划建设生物质燃料生产加工厂,由烟农合作社组织生产生物质燃料。

据悉,今年贵州省局(公司)在全省加大了新能源烤房试点推行力度,目前共有4600座烤房利用生物质燃料进行烤烟,500座烤房利用电能烤烟。遵义、毕节、六盘水等烟区建设生物质燃料生产厂8家,年产能达到17000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