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贵州:东西协作促发展 产业升级助脱贫

时间:2019-09-09 09:23:00 来源:贵州日报

铜仁·苏州产业园目前已引进企业201户。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举措。在协作帮扶中,如何突出产业帮扶,引进东部企业实现“造血式”扶贫?

近年来,贵州聚焦脱贫攻坚,掀起一场深刻的农村产业革命。为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重大机遇,深化产业合作内涵,我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将产业大招商与农村产业革命紧密结合,主动出击,积极对接对口帮扶城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助推了贵州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了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东西协作产业扶贫新模式,让贵州的绿水青山不断变为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贵州省投资促进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上海、广州等对口帮扶城市来黔投资项目455个,合同投资额1349.5亿元,全省33个贫困县引进项目858个,到位资金461.1亿元。

主动出击 聚焦目标区域开展专题招商

2019年4月19日,贵州省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贵州省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蔬菜、食用菌、精品水果、辣椒等12个特色农业产业为抓手,在广州市举行贵州省农业产业链招商广州精准洽接会,并在会上发布了200个农业产业链招商项目。

广州既是贵州产业大招商的主阵地,也是唯一一个在我省有两个帮扶市(州)的东部发达城市,对口帮扶黔南州和毕节市。此次洽接会吸引了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江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粤旺集团等从事农业种植、加工、贸易相关产业的130余家优强企业前来探寻贵州农业产业富矿。

今年以来,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坚持把东部的资源优势与贵州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把脱贫攻坚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紧紧抓住东部产业转移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机遇,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小分队招商与大型招商推介活动相结合,精心策划编制、储备项目,面向东部重点城市、重要目标企业,开展多形式、多类别的招商对接活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招商工作,助推贵州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7月21日,在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召开的“对口帮扶城市招商引资情况调度电视电话会议”上,贵州省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就对口帮扶城市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两小”“四加”的要求。“两小”,一是专注小分队招商,通过小分队招引中小型企业;二是盯准小环节,特别是整个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四加”,一是加强基础建设,包括对口帮扶政策的梳理,从供给侧结构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二是加大情报分析,对可以转移的产业进行分析,尤其是对龙头企业的分析,盯准标志性项目、农业龙头企业、优强行业协会和产业链核心企业;三是加深人脉挖掘,通过人脉找资源,主动打交道,用好商协会,形成人脉链条和招商人才库;四是加快项目谋划,谋划出优质项目。

黔南·广州产业园成为很多企业在黔南发展首选之一。

招强引优 产业龙头盘活绿色经济

“以前在家种庄稼,很累很辛苦,一年到头也就有个3000元左右的收入,现在在这里负责分拣鸡蛋,不仅活轻松了不少,一个月还能拿到3000元的工资,完全能满足家里的开销。”能够在长顺天农绿壳蛋鸡养殖基地上班,易地扶贫搬迁户韦小芦很是满意。

天农绿壳蛋鸡养殖基地扶贫产业园位于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核心区规划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5亿元,配套饲料加工厂、有机肥厂、屠宰加工厂及技术服务中心、销售部等,基地建设30年不落后。到2020年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发展绿壳蛋鸡3000万羽,年销售绿壳鸡蛋18亿枚,年产值60亿元,助推3300户贫困农户、1.5万贫困人口脱贫。

绿壳鸡蛋被喻为“鸡蛋中的人参”,是长顺县特产之一,但因养殖分散、规模小、销售渠道单一,产业规模化一直搞不起来,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广州援黔工作组通过前期深入调研,积极组织有先进管理理念和雄厚经营实力的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落户黔南。天农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优质家禽(鸡、鸭、鹅)产品产业化的大型高科技股份制企业,是国家扶贫龙头企业。该公司在长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打造出了一条绿壳蛋鸡全生态产业链,并通过自有的销售渠道,将绿色有机的贵州农特产品送上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餐桌。

近年来,贵州产业大招商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东风,实施“千企引进”工程,把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龙头招引到我省贫困地区,既增加了地方政府财税收入,也解决了就业,关键还能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完善整个产业链,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

2018年,全省引进优强企业1101家,其中农业优强企业307家,包括9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这些优强企业充分利用我省优质的生态资源,盘活了贵州绿色经济,加快了我省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为贵州农村产业革命注入新动能。2018年,贵州农业增加值增长6.8%、增速居全国第1位,创近五年来最快增速,带动204万农户户均增收1.01万元。

近年来,遵义市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制造产业园引进了光明森源、凯星液力、中航电梯等多家龙头企业。

共建园区 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近年来,随着东西部协作扶贫对口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入,共建产业园区,增加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成为了贵州东西协作扶贫新模式。铜仁·苏州产业园、临港遵义科技城、黔南·广州产业园等一个个东西共建产业园区不断兴起,不仅成为了贵州产业大招商的前沿阵地,也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慈溪·安龙万洋众创城,目前还未正式开园,已有7家慈溪市企业排队等待进驻。总投资30亿元的万洋众创城是宁波市对口帮扶黔西南州首个上规模的产业园援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制造研发、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技能培训、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众创城将“万洋产业园”慈溪模式复制到安龙,推动慈溪、安龙两地优势资源深度对接,为两地开展产业扶贫合作开辟了新路径,有望带动当地3000多贫困人口脱贫。

以上海之优补遵义之短,以先发优势促后发效应,在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和对口帮助下,临港遵义科技城正向着东西部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的目标稳步迈进。临港遵义科技城是沪遵共建的产业园区,园区开发主体为遵义漕河泾科创绿洲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把上海的人才优势、产业优势、资金优势、管理优势导入到临港科技城,形成生产、生态、生活相融的产业新城,目前已引进上海健士星生物研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德莱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22家,提供就业岗位达1000余个。

位于铜仁市碧江区的铜仁·苏州产业园始建于2015年,铜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铜仁苏州产业园核心区建设若干意见》,昆山专门出台了《昆山市关于产业转移政策支持的实施意见》,碧江区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苏州铜仁产业园核心区鼓励政策的实施意见》,通过“一个推、一个拉”的方式,加快产业转移和项目引进。目前已成功引进百丽鞋业、农夫山泉、信邦药业、鲲鹏手机等企业201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户。

临港遵义科技城是沪遵产业合作的重要成果。

合作共赢 东部企业“孔雀西南飞”

受制于土地空间、资源要素、劳动力成本等,一些在东部蓬勃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出现了“孔雀西南飞”的现象。

2018年,贵州省茶园面积达752万亩,连续六年排名中国第一。作为全国产茶大省,贵州也是世界知名的茶叶原生地和优生区,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优势,国内外大型企业纷纷抢滩贵州茶产业,茶叶已成为仅次于白酒、烤烟的贵州第三大出口食品。

走进贵州遵义茶溶天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4台现代化袋泡茶包装机正在有条不紊地作业,一袋袋绿色健康的“遵义红”“遵义绿”袋泡茶产品从这里装箱上车,运往上海,走向世界。2016年9月,通过上海援黔工作组的牵线搭桥,联合利华与遵义市签订联合利华可持续茶园产业扶贫项目合作协议书,启动精准帮扶。2018年5月,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品牌推出“遵义红”和“遵义绿茶”,成为立顿推出的全球首个单一产地袋泡茶产品,让贵州茶叶香飘世界。

深山茶园对接“国际大牌”,龙头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不仅是帮忙“卖茶叶”那么简单。走进贵州不到3年,联合利华在遵义实施的可持续茶园产业扶贫项目,已从茶园认证的基础工作向茶产业高端制造链条上迈进,通过组团式扶贫输送“上海服务”。联合利华在遵义推动建设的植物提取物工厂达到全球领先水平,通过低温萃取浓缩工艺,5秒之内就能完成,而传统高温萃取方式,需要耗时几个小时。提取物工厂的落成,意味着整个遵义的可持续茶园产业扶贫项目形成闭环,延长了整条产业链——除了原本的名优茶之外,未来春茶可以制成碎茶包,夏秋茶可以做提取物,茶园的资源利用率被大大提高。

“以做工业的思路来做农业。”这是联合利华带给遵义茶叶最大的启示。在国际巨头联合利华的眼中,看到的从来不仅仅只是为一个贫困县“摘帽”,它的视野更宽广——让其与联合利华一起实现“共赢”。

安龙引进浙江、福建等地的技术团队,重点发展食用菌产业。图为安龙食用菌大棚里,菇农正在采摘香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