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精准服务“接地气”——青海农村金融扶贫见闻

时间:2018-05-17 00:00:00 来源:

“好牛犊,要毛色顺、腿子壮、耳朵大,走路要有力量。”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青石嘴镇下吊沟村村民马应寿谈起“相牛”滔滔不绝。“马应寿”3个字在十里八乡是贩运牛犊的金字招牌。

两年前,马应寿还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他自幼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家中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前几年,马应寿家依靠几亩薄田年均收入仅有2800元。

2017年,马应寿用6000元精准扶贫到户资金买了两头黑白花奶牛。“过去村里人常找我帮忙挑牛犊,如今我也有了牛,自己贩运牛犊肯定有干头。”马应寿说。

“本钱多了能挣钱,本钱不够难成事。”马应寿认为“530”贷款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530”指的是青海省金融精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是对有发展项目、有资金需求、有劳动能力、无不良嗜好、不良记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3年期、全额贴息、免抵押、免担保贷款。

“银行的服务专员到我家来问情况、做计划,我们去银行交完材料的第二天,5万元贷款就到账了,不用任何抵押,这在原来可是想都不敢想的。”马应寿说,有了这5万元,现在他每次可以贩运10头牛犊,一个月跑四五趟,一年可以带来4万元的收入。

“隔天到账”的背后,是银行与当地政府联合精准识别、风险管理的成果。

走进下吊沟村村委会办公室,墙上公示着负责该村金融服务的联络员(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服务员(银行办事人员)、协管员(村干部)名单。

门源县农商银行董事长李金霞介绍,这种三级联动的管理模式将服务下沉到基层第一线,一方面银行能详细了解贫困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范贷款发放的信用风险,提高金融扶贫的精准度和效率。

在门源县全口镇大湾村村民李生祥的金融扶贫服务卡上,清楚地记录着他2016年以来的贷款情况。

“2016年借的5万元2017年结清,然后又借了5万元,今年11月之前就能还上。”李生祥说,自己原本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前年和村里3户村民利用“530”贷款办起了种植合作社。如今不仅自己脱贫,还吸纳了村里20户贫困户到合作社工作,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因此增收约3000元。

对于李生祥的金融帮扶并没有因为他的脱贫而停止。今年在了解到种植合作社在扩大规模、更新农机设备上仍有资金需求后,银行服务专员主动帮助,李生祥正在申请“两权抵押贷款”。

“凭借1600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就拿到了贷款,正愁用钱的时候,钱就到了。”李生祥说。

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青海各项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125.96亿元,同比增长21.38%,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5.88亿元,同比增长64.74%,“三有一无”贫困户获贷率达54%。

从脱贫到致富,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老百姓的真实收获。“要让资源变资产”,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青海还将继续探索适应当地发展的金融信贷模式,最大程度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转自:新华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