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投资补短板,房地产不担重头戏

时间:2018-11-21 00:00:00 来源:

央行近日发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尽管延续了上一季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的提法,但在“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的表述后,新提“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平衡”。业界普遍认为,广义货币供应有望增加,甚至有人设问:房地产会不会再度被“大水漫灌”?

在笔者看来,在现今的政策导向下,这完全是空想。这一次投资补短板,房地产可担不了什么重头戏。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4次定向降准,并辅以扩大抵押品范围等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更多支持实体经济。11月15日央行的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透露,今年前10个月新增贷款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多增额是2017年全年的2.3倍,同时前10个月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和增速同比双双提高。会议还强调要继续用好、用足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保持其商业可持续性。

一方面是对实体经济的持续“精确滴灌”,另一方面是对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的严格限制。同样由央行在本月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认为,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部分房企债务率过高等风险要关注,并建议防范房地产领域的不当和过度融资,对负债率偏高以及大量购置土地、具有囤房囤地和市场炒作行为、制造地王现象的房企进行融资限制。

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的近况,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根据国家统计局11月14日发布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约9.93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前9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下滑。

毫无疑问,房地产行业正在遭遇几年来最严峻的资金链“大考”。10月,万科、富力、华夏幸福等多家龙头房企公布了发债计划,总额在150亿元以上。同月,多笔涉及房地产的融资计划受阻,中止或者干脆终止。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分析认为,今年前9个月,房企83%的企业债券发行成本较去年全年有所增加,房企在境外发债也开始受到限制,预计融资成本年底还会继续上升。

补短板,是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然而,即使经济增长的压力高悬于顶,投资补短板并没有向房地产抛出橄榄枝。今年前10个月,投资有较大幅度提升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短板领域,如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农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6.7%和14.3%,增速分别快于全部投资31个和8.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权重最大的三项内容中,只有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是下降的,工业投资和基建投资的增速分别提高了0.6个和0.4个百分点。

房地产充当“压舱石”“稳定器”的时代一去不回了。待房屋真正回归居住属性后,房价有望和房租一样,主要由当地居民收入水平而不是市场的投机行为来决定。那时,困扰我们已久的房价问题,自然也不是问题了。(记者 阎炎)

转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