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蹄疾步稳 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加速提升

时间:2019-03-12 00:00:00 来源:

■ 2018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活跃,加速向制造业各领域融合渗透,将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

■ 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推动制造业加速向万物互联、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智能主导等方向发展,工业软件、工业大数据、工业智能等融合技术产业将成为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信息技术相当于延伸了大脑的智力,使我们做到以前难以想象的事情。”提及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业内人士表示。2018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制造业领域融合渗透,带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将迈进蹄疾步稳的新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创新应用,融合技术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构建,“双创”平台成为制造资源和能力供需对接的核心载体,数据驱动的生产模式初现,工业数字经济加速发展。

与制造业加速融合渗透

工信部赛迪智库介绍,2018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活跃,加速向制造业各领域融合渗透,将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工业软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仿真设计、嵌入式组态、制造执行等核心关键工业软件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加快,传统工业软件云化趋势明显,工业APP等新型工业软件向定制化、平台化、体系化方向发展。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加速,面向特定工业场景的时序数据库、挖掘工具、分析模型等工业大数据产品日益丰富,成为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能源管理水平、智能制造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与工业融合不断深入,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智能装备不断涌现,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工程的带动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向深层次拓展,体系构建进入快车道。

2018年,制造资源在线化汇聚、制造能力网络化共享、制造模式平台化创新、制造集群生态化发展,加速制造业“双创”升级。据统计,我国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已超过75%。

2018年,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改造,推动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供应和服务体系变革,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使我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上云比例达到约60%。制造业与互联网在发展理念、业务模式、生产体系等方面加快融合,催生了一批融合发展的新兴业态。一是制造业共享经济初具规模,一批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共享平台快速发展。二是工业电子商务应用日益普及深化,涌现出一批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工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例大幅提升。据统计,我国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采购环节电子商务应用占比达到35.87%,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占比达到38.16%。

打造两化融合升级版

根据赛迪智库判断,2019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形势如下:

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创新应用,融合技术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推动制造业加速向万物互联、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智能主导等方向发展,工业软件、工业大数据、工业智能等融合技术产业将成为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引领带动作用凸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构建。2019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管理能力、工业机理模型封装能力、应用服务开发能力以及跨平台服务调用能力将会大幅提高,基于平台的创新和应用生态将日益成熟,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将迈向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

制造业“双创”加速升级,“双创”平台成为制造资源和能力供需对接的核心载体。2019年,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双创”的赋能作用进一步凸显,将推动制造业“双创”平台成为技术联合攻关和人才培养的高地、资源协同与供需对接的核心载体。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据驱动的生产模式初现。2019年,企业将逐步加深对数据资源的应用,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和业务技术的深度融合,引发价值链主要环节的颠覆性变革,实现从技术驱动生产向“技术+业务+数据”驱动生产转变。

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不断涌现,工业数字经济加快发展。2019年,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将不断涌现,推动供需精准匹配、经济运行成本降低、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工业数字经济形态重构,促使工业数字经济向分工更精准、结构更合理、形态更高级、空间更广阔的阶段演进。

五大问题亟需关注

赛迪智库认为,2019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特别需要关注五大问题:

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加速融合给传统的产业政策、创新环境、人才培养等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涉及融合发展的政策有碎片化倾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联动发展、协调推动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技术、产品、安全、应用协同互动机制尚不健全,亟待在科技创新、财税金融、国企改革等领域的改革创新中加大支持力度。当前对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的监管水平存在企业试错成本、准入门槛相对较高等不足,与融合发展新环境不适合,亟待营造适合电子商务、数据开放、信息安全、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发展的环境。我国融合发展人才供给存在结构性错位问题,现阶段人才结构难以满足两化融合发展的新需求。

行业支撑平台服务水平不高。两化融合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不断,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双创”等领域加快发展,对行业支撑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来看,面向行业创新的基础技术服务、监测分析服务、大数据管理服务、质量管理服务、标准管理服务、成果转化服务等方面水平有待提升,难以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需求。

工业互联网应用生态亟待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下整合上万种类型的装备,向上承载海量工业应用开发,只有综合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主导才有可能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业生态。一方面,我国缺乏产业巨头,尚不具备整合控制系统、通信协议、生产装备、执行系统、管理工具、专业软件、平台建设等各类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不具备集业务流程咨询、软件部署实施、平台二次开发、功能上线调试、人才管理培训、系统运行维护等于一体的综合能力。

工业数据权属清晰度不足。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化,数据在驱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同时,其权责归属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当前,针对不同来源的工业大数据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交易权、享有权等没有被相关的法律充分地认同和明确地界定,数据权属和收益分成等大多在企业层面以合同方式约定履行,极易引发数据滥用、数据产权纠纷等问题。

赛迪智库针对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的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健全平台体系,推进工业互联网和制造业“双创”协同发展。二是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三是壮大工业数字经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四是激发市场活力,建立两化融合跨界协同新生态。五是完善政策体系,优化两化融合发展环境。(记者 王雨阳)

转自:中国工业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