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上半年超1800亿信用债“迟滞”发行

时间:2019-07-02 00:00:00 来源:

央行7月1日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自此,央行已连续6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从资金面的情况看,周一资金面宽松,Shibor全线下行。隔夜Shibor下行30.55bp报1.0650%;7天期下行28.50bp报2.3190%,14天期下行22.70bp报2.3640%,1个月期下行8.10bp报2.6030%。

流动性充裕却未能利好信用债发行。7月1日, 巴中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公告称,由于市场出现波动,决定取消发行“19巴中国资MTN001”。

Wind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以来,共有226只信用债推迟或失败发行,合计规模高达1805.1亿元。其中,1至6月份分别为,44只325.3亿元,16只126.3亿元,35只408.9亿元,62只401.9亿元,15只123.5亿元和47只391.2亿元。

“债券取消发行,要么就是企业认为成本高不发了,要么就是投资者嫌利率低或者资质差不想要。”上述券商人士表示,目前信用债发行规模较低,主要还是市场风险偏好较低。

对于一面市场资金宽松,一面信用债“扎堆”推迟发行的现象,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解释称,主要是金融市场流动性结构性不均衡导致的,具体的表现即为货币与信用的矛盾。“我们经常说宽货币未必是宽信用,目前信用债发行有所下降的情况,主要还是受到市场情绪、流动性结构不均衡的影响,发行人相对谨慎,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下降。”明明表示。

在业内分析人士普遍看来,这与近期中小银行及非银机构的流动性受到冲击有关,而这些机构正是信用债的投资主体。“近期,受到个别事件影响,金融市场出现了流动性结构性不均衡的现象。虽然金融机构整体流动性较为良好,但出现了大行与中小行、银行与非银机构、券商和基金公司之间流动性传导不畅的结构性问题。”北京某券商分析人士表示。

为缓解这一结构性问题,一系列举措很快出台。针对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央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有针对性地投放流动性,中小银行流动性紧张得以缓解。针对非银机构,鼓励大型券商扩大对中小非银机构融资等。

对于近期非银机构流动性趋紧对信用债市场的影响,中金公司固收团队认为,信用债方面,受到非银机构流动性收紧出现抛售的影响,收益率整体有所上行,其中低等级的短期融资券和5年期中期票据收益率上行幅度相对较大。(记者 钟源)

转自:经济参考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