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乙醇汽油全面推广难度仍大

时间:2019-08-01 00:00:00 来源:

进入7月份,山西太原市宣布,今年10月1日起,将全面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所有加油站禁止向终端用户销售非车用乙醇汽油(军队特需、国家和特种储备用油除外),一律改售车用乙醇汽油。

业内人士认为,各地正在加快推广乙醇汽油步伐,但距离十五部门制定的2020年全国范围内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只有一年半的时间,要基本实现全覆盖,难度依然很大。

产能未能同步跟进

据吉林燃料乙醇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霄介绍,截至2018年底我国乙醇汽油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广西、天津全境内封闭推广乙醇汽油,在河北、山东、江苏、内蒙古、湖北5省份的31个地市半封闭推广乙醇汽油,而像山西等地区目前也陆续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实现2020年全国范围内使用乙醇汽油的要求。

刘霄认为,中国虽然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消费国,但与美国、巴西相比,中国燃料乙醇规模仍偏小,占工业消费比例仅为8%,调和汽油约2600万吨,仅占去年全国汽油总消费量的20%。

目前国内汽油用量约为1.3亿吨,按照10%的添加比例计算,若在2020年实现全国基本覆盖,燃料乙醇的年需求量约为1300万吨,而我国燃料乙醇的年生产能力为289万吨,缺口达1000万吨。

美国是我国主要的改性乙醇进口国。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下,我国对美国进口改性乙醇加征高额关税。这将直接导致乙醇进口量大幅下滑,市场缺口将主要依赖国内乙醇产量。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东北等地加快燃料乙醇建设步伐,辽宁调兵山燃料乙醇已经投产,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加之项目建设投产仍有一定的周期,乙醇汽油要在2020年实现全覆盖确实有一定难度。

此外,众多的酒精生产企业瞄准乙醇汽油这块蛋糕,一些并没有燃料乙醇生产资质的企业利用低价优势,将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无序竞争的序幕已经拉开。加之原料玉米价格居高不下,大大拉低了燃料乙醇生产企业运行的经济性。今年以来,一家国内最早的乙醇汽油示范企业已经处于亏损状态,长此以往,将大大损害燃料乙醇企业的积极性。

运行成本增加

刘霄说,乙醇汽油标准(GB18351—2017)为国家强制标准,要求乙醇汽油中除乙醇外的其他含氧化合物不得超过0.5%,且不得人为添加。这意味着对炼油企业而言,甲基叔丁基醚(MTBE)和醚化轻汽油等传统调和组分油将不能作为汽油高辛烷值调和组分使用。随着后期乙醇汽油的推广继续展开,地方炼厂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推广乙醇汽油动力不足。

此外,就目前乙醇汽油的流通问题,炼厂正常生产汽油后需要转到配送中心统一调配、供应,在炼油厂后面又增加了一个环节,相当于延长了生产流程,增加过程运输成本,下游生产积极性有限。

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销售乙醇汽油还需要对终端加油站进行改造。各加油站由其所属单位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进行改造,改造费用自行承担。届时,加油站不仅要面临乙醇汽油来源的限制,还要承担加油站改造的成本,运行压力将大增。

以山东为例,地炼仅东明石化、玉皇化工、京博石化、汇丰石化以及博兴永鑫5家炼厂调和生产以及销售乙醇汽油,大多按单生产调和。

不仅如此,市场对于乙醇汽油的认可程度不高,也将是推广难点。有车主反映,使用乙醇汽油车身动力不足,偶尔出现爆震现象,也增加了成本;还有车主说,使用乙醇企业需要对车辆进行清洗,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在目前使用乙醇汽油的试点区域中,除了东北三省以及天津外,其余省市乙醇汽油的发展并不很顺利,乙醇汽油市场份额覆盖率不足5%。

“燃料乙醇推广还需加强宣传,增加认可度,才能减少推广障碍。”业内人士表示。

还需加强监管

据业内人士透露,随着燃料乙醇推广铺开,将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监管,确保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加强对成品油经营主体的监管,首先要认真把好市场准入关。在燃料乙醇的推广过程中,按照以往经验来看,有个别加油站存在以次充好、违规经营等现象。

在燃料乙醇封闭运行的区域,每年都制订车用乙醇汽油质量监测方案,并采取集中抽检和重点抽检、定期和不定期抽检相结合的办法检测辖区的油品质量,对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依法予以查处,对情节严重者公开曝光。

此外,还要加强成品油进销货渠道监管,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要完善车用乙醇汽油经销企业进销货台账、发票查验制度,从源头堵住假冒伪劣油品流入市场的渠道。

“还应该对燃料乙醇生产企业进行监管。”刘霄说,燃料乙醇行业必须自律,要从源头加强水含量、酸值等关键指标的控制。尤其是燃料乙醇企业要保证油品中添加金属缓蚀剂,这一步虽然增加了成本,但能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据了解,目前行业正在加大监测手段的研发力度,力争快速高效检查出油品中是否含有该项指标,以此来规范运行、维护市场秩序。

业内人士表示,政府和行业要共同做好燃料乙醇行业的质量标准制定,建立起科学的价格指导体系,才能将这项利国利民之举落到实处。(赵淑玲)

转自:中国化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