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以科技创新为本 中国智造再造双循环势能

时间:2020-10-04 00:00:00 来源:

最近,双循环是中国经济的热门话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能够放弃国际大循环,恰好相反,中国需要以更大的开放,去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中国经济参与国际大循环,是基于自己的禀赋优势。过去几十年,人口红利,造成了工资落差,这种“势能”,形成中国独特的禀赋优势,造了经济循环的“动能”,订单流水般涌来,造就了世界工厂。中国经济加入国际大循环,经济突飞猛进。

不过,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刘易斯拐点必然来临,劳动力会从过剩走向短缺。这几年,工厂用工荒时不时出现,农民工供不应求,而农民工的工资,也一直在上升。

一个“势能”消退了,就需要用另一个“势能”来替代。工资水平上升,必然需要用其他优势来替代人口红利。这就像流水,始终需要维持禀赋优势的“势能”,才能有经济循环的“动能”。

特别是在当下,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波诡云谲,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阻碍中国经济与全球的循环。在这种状况下,只有加大中国经济的禀赋势能差异,才能抵消阻碍因素,维持国际经济循环的“动能”。

解决的办法是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正是在当下中国,创新是一个热词的原因。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创新从本质上,并不是一种信念驱动的行为,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生产出更好、更高效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痛点。

华为是中国创新话题的热点,但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强调的是,“只有把客户放在第一才能成为伟大的公司”。华为的第一性原理,也是以客户为中心。从最初的程控交换机到路由器,再到手机、5G,华为应对市场竞争,市场竞争不断催生华为创新。所以,创新是市场内生的需求,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自然会催生创新。

中国的另一家科技公司,阿里走过的,也是这样一条道路。阿里以B2B业务起家,然后开创性的,以淘宝的评价功能,支付宝的中介功能,解决中国电子商务的交易信任问题,在电商上实现爆炸性的增长,接下来,打造菜鸟供应链体系、布局新零售业务——盒马鲜生出现,再到阿里云从0到1成长为亚洲最大的云服务商。这一路走来,作为一家科技公司,阿里面对市场,发现需求,提前布局,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自身发展。

所以,创新的驱动力,不是热情、激情,也不是补贴,而是回应市场需求。

从这个角度看,阿里新推出的智能制造平台—“犀牛智造”,也是对中国经济当下痛点的回应。智能制造平台“犀牛智造”,是阿里“新制造”战略的一号工程,拟从服装产业入手,试水小规模按需生产。某种程度上,犀牛切入服装行业,可以说是对当下中国经济的一个隐喻。

纺织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岗位,人停机器不停,每天三班倒,一个纺织女工穿梭在纺机前,每天要走30公里,一年下来就是一万两千多公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纺织业在中国既是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为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99年,中国纺织工业出口顺差32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的70%。纺织业产业工人1300万,占全国产业工人13%。或许正因为纺织业对中国如此重要,所以,在老版的五毛纸币上,就是一个纺织女工的形象。

中国当初加入WTO,某种程度上,就是为巨大的纺织业生产力找到市场,反过来说,加入WTO后,纺织业也收益很多,在竞争中获得更大发展。2010年代初,中国曾占全球服装出口的40%。

不过,由于国际经济局势的变化,中国工人费用上涨等因素,目前已降至30%。那么,如何找到一个办法,提升中国服装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加大中国服装行业的禀赋势能差异,抵消阻碍因素,维持动能?

服装行业的时尚属性,使得产品生命周期极短,又容易受潮流、天气等诸多因素影响。有数据统计,库存带来的浪费占到全年销售的20%―30%。也就是说,服装行业的痛点在于对需求的把握。

犀牛智造的模式与传统制造最大的不同之处,正是通过预测,把用户需求变得清晰后再生产。具体来说,阿里将淘宝天猫的消费需求与生产环节打通,具体运作模式为,根据淘宝、天猫、社交资讯、潮流趋势等因子,发现消费趋势,根据需求预测,研发爆款、缩短新品研发周期,以销定产,降低库存。犀牛工厂将行业平均1000件起订,15天交付的流程,缩短为100件起订,7天交货。这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就是“以前流水线五分钟生产出2000件同样的衣服很厉害,今后五分钟生产2000件不同的衣服是更厉害”。

服装行业的生产环节,非常复杂,阿里基于其用户、数据、算法和技术能力,释放其产生的协同效应,才有能力去跑通新制造流程。这体现了阿里持续的、综合性的创新能力。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需求,能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的才能真正的生产力。所以,如果中国厂商借助这种模式,更好的洞察全球市场,更灵活的生产,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这就意味着中国厂商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当这种能力提升之后,必然提升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循环的势能。更简单的说,基于这种能力,中国服装厂,就可以用自己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替代人口红利,不但能生产出最便宜的衣服,也能生产出最迎合消费者需求的衣服。

应该看到的是,创新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长期投入。阿里是一个综合经济体,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强,但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面临不确定的环境,就会收缩预期,缩减长期计划与行为,而企业的长期行为对于创新非常重要。

阿里、华为这样的企业,是中国技术创新的领头羊,但是,中国的创新不能仅仅依靠大型企业,而是要激活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创新,从长期上实施自己的创新行为。

以美国为例,中小企业是美国创新的主体,是很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先驱。据统计,美国企业创新产品中82%来自中小企业。1982年美国盖尔研究所对70年代121个行业的635种创新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小企业每百万职工提供的技术创新是大企业的25倍,50%-60%的科技进步发生在小企业身上,80%以上新开发的技术是中小企业来付诸生产。

美国小企业管理局收集的20世纪对美国和世界有过巨大贡献的65项发明,全部都是由小企业或者个人创造的。许多小企业甚至成为革命性技术创新的先驱,继而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比如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通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从小公司迅速成长为覆盖全球市场的大企业,掀起了整个电动车产业的颠覆性变革。

中国的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有“五六七八九”的说法,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对当下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预期都非常重要。从长期来看,中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意愿、创新能力,是中国中小企业,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

所以,改善营商环境,给企业家一个长期稳定的预期,从而创造一个更友善的创新环境,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中小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途径。(刘远举)

转自: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