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时评 >

电商扶贫让农产品上行不再难

时间:2018-06-13 00:00:00 来源:

近年来,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为代表的电商巨头和云集、拼多多为代表的“独角兽”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新生力量。其中,社交电商平台凭借较低的获客成本,大大降低农产品进城门槛,推动了电商扶贫落地。

在第五届京交会期间举行的2018中国电子商务论坛上,与会人士认为,在电商平台助推农产品上行的过程中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输成本高以及信息不同步等难题。从参与电商扶贫企业的实践来看,打造优质农产品的供应链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电商平台的推动下,完整的农村电商产业链有望加快形成。

农产品线上交易空间大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5月29日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农村电商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首破万亿元大关,达124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与此同时,从今年前4个月的网上零售主要产品类型来看,工业消费品占比大,服务类产品及农产品占比非常小,表明农产品线上交易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供销e家CEO王丰表示,农村电商目前面临三个核心问题:一是“最后一公里”配送难;二是老龄人群消费力弱;三是在快消品和工业品流通领域假货多、价格虚高,阻碍农村消费加快升级。

秦皇岛商之翼创始人兼CEO贾勇表示,农村电商目前面临几大痛点,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人才匮乏、产品不规范以及信息不同步等,其中核心问题就是信息不同步与缺少数据支撑。

在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白澄宇看来,现在农村电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显著,农产品上行仍存在诸多阻碍。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传统农业生产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很难形成规模化的产品;另一方面是小而分散的生产模式很难形成标准化的生产过程,使得农产品的质量不可控。

推动产业链加快形成

近几年,电商扶贫成效显著。据统计,2017年农村网店带动就业超2800万人,且数量稳步增长。基于此,预计2018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将突破1.6万亿元。

苏宁易购公共事务部总经理高崑称,去年年底苏宁提出2018年在国家级贫困县开设100家实训店,目前已经开了32家。该实训店主要承载的功能就是推动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与此同时,在打造苏宁小店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今年要在北京开300家以上小店,2020年达到2000家以上,所有小店都承载着农产品上行的渠道功能。

王丰说,供销e家在农村探索的这几年,最重要的实践就是利用从田间地头生产端的资源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销对接,同时依托平台在线下渠道的资源去打造在县域流通、农村流通领域的服务链条。

为此,王丰介绍说,供销e家打造了三个模式:一是县域中心+众包的模式,解决“最后一公里”体系建设问题;二是供销无人机大联盟的模式,解决农村劳动力匮乏的问题;三是统仓统配的模式,县一级仓储物流中心在承接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向下配送业务的同时,还可以解决县域和农村连锁小商超所需的快消品的高效配送问题。

中粮我买网高级副总经理羊凯介绍说,中粮我买网目前正着力解决上下游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希望通过利润重新分配的方式,提高农民种植和养殖收入,也让消费者获得实惠。此外,中粮我买网还将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生态的产品通过“小买扶贫”平台,以预收费的方式,实现订单农业,不仅让农户增收,同时企业也可以掌握一手资源,实现农产品定制化和产业化,从而改变传统商业格局。(王晓)

转自:国际商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