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贵州非遗:以现代方式赋予传统文化新生命

时间:2017-11-10 08:40:00 来源:

图为贵阳市中小学生在贵州省文化创意园观看“非遗”传承人讲解马尾绣的制作。

我省非常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传播,让“非遗”更广泛地走进人们的视野,从而提高对“非遗”的认识,扩大“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1月7日,平塘县牙舟古陶文化产业园开园。(李腾群 摄)

从2009年开始,杨光成先后在惠水县雅水镇小学开设民族民间工艺兴趣班和枫香染提高班;同年7月又在本村每户人家各选取两名略有基础的年轻人,对他们进行枫香染技艺传习。此外,他还成立了枫香染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带着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有着23年历史的“黔粹行”,同样也采用“企业+农户”的方式,在遵义、独山、盘州等地培训了大量绣娘。更为难得的是,2014年,黔粹行所有商品全部实现数字规范化,到2015年时就在厦门机场开设了第一家连锁分店,并入驻电商平台。

基于“活态”展示的理念,传承人受邀进驻展馆现场,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水族马尾绣、苗绣、皮纸制作技艺、苗族泥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茅台酒酿制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均位列其中,直观、生动地展现“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过程。

“传统”与“现代”是两个相对的词汇,看似针锋相对,非此即彼,但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两者却能够同时彰显,互为补充。

过去只在婚丧嫁娶或重大节日中穿戴的服装和首饰,如今既陈列在博物馆中述说民族历史和风俗习惯,又登上国际舞台,走在时尚前沿;过去以手艺人个体经营方式流通的传统手工艺品,如今形成产业,进入商场,甚至远销海外;过去口传心授的歌舞、剧种,如今也步入学堂,在越来越多传承人的演绎之下,焕发生机。

随着时代前进,我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也不断完善,通过创造性转化,在传承文明的同时也带动人口脱贫;通过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化的方式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

扩大群体 增加收入

年过六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光成是惠水县古老工艺枫香染的传人,然而,这门手艺差点曾在他手上失传。

20世纪90年代,因为制作枫香染耗时太长、成本过高,杨光成无奈转而务农,枫香染制作一停就是近20年。直到2006年,杨光成在一个手工艺比赛中获得二等奖,他才重拾手艺,2008年,枫香染被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后,杨光成信心倍增。他打破“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从2009年开始,先后在惠水县雅水镇小学开设民族民间工艺兴趣班和枫香染提高班;同年7月又在本村每户人家各选取两名略有基础的年轻人,对他们进行枫香染技艺传习。此外,他还成立了枫香染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带着乡亲们走上致富路。女儿杨艳娥受他的影响,如今也成长为一名技法出众的枫香染传承人。

“目前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提倡在发展中保护、在提高中保护,要见人见物见生活。”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龙佑铭说,我们需要认清贵州的资源优势,了解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性、多样性等特点。“只有知道回家的路,才能看得更远。”

在贵州,像杨光成这样打破传统规矩,将手艺外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有很多,侗族鼓楼建筑师陆文礼,自己绘制《侗族鼓楼建筑施工设计图册》,将手艺毫无保留地传给外人;苗族银匠吴水根,20多年中收了近20个徒弟,其中包括他的女儿吴秀英,并且在他的带动下,当地的银饰加工产业越来越红火。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顺应时代,肩挑保护与传承古老技艺的责任,而贵州从政府层面出发,以多种创新形式,不仅挖掘了更多传承人,还培育了大量掌握传统手工技艺的人。

10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侗族刺绣培训班在黔东南州镇远县开班,30余名绣娘走进课堂,通过理论课程学习侗族刺绣图案设计、针法技巧和市场营销等知识,并在实践课中学习配线、配色、针法运用等刺绣技巧,学到手艺的人,守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不错的收入。

近年来,这类培训班在贵州开展几乎已成常态。在贵州出台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还有在全国首开先河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及《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等文件里,培育传承人均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被列入其中。

2013年,贵州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2015年,“实施锦绣计划,培养绣娘1万人”被列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政策的出台和制度的保障,为贫困妇女创业就业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机遇。

2016年,贵州又启动实施了“十、百、千、万”培训工程。从培养大师级传承人、国内知名手工艺品设计师,到培养市场营销人员,再到开展传统村落贫困农户参与传统手工技艺培训,在多个层次、多种方向开展培训工程,扩大了“非遗”的传承人群,提高他们传承和创新的能力,大幅度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

扶持产业 开启征程

11月7日,贵州省第十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平塘县克度天文小镇开幕,而牙舟陶文化产业园开园仪式也在该县牙舟镇同期举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牙舟陶文化厚重,其独具特色的“冰裂纹”和“窑变”精品备受人们喜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陶艺。

据牙舟镇镇长孟兴建介绍,牙舟陶文化产业园是集产业发展、观光旅游、文化研发、陶艺体验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主要分为3个功能区。第一功能区为非遗展示中心,有牙舟陶博物馆、牙舟陶创客中心、大师名家工作室、科研院校实验基地等功能;第二功能区为牙舟陶文化主题公园,有休闲观光和文艺汇演功能;第三功能区为牙舟陶生产、交易、体验区。生产区主要生产建筑装饰陶、工艺美术陶、适用陶等。项目运作上将采取政府+企业+贫困户的方式组建公司经营,入股分红,实现三方共赢。

政府联手企业,带动贫困户参与商品生产和公司经营,从而将传统的、作坊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进行壮大,形成产业,增加收入,这是典型的生产性保护手段。目前,贵州已有一批靠这种方式摆脱贫困的成功案例。

由石丽平担任董事长的贵州省松桃梵净山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已被列入贵州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石丽平借助“绣娘计划”,在全县28个乡镇(街道)开展苗绣技能培训,许多手工技艺娴熟的绣娘在培训现场就与企业签订订单合作协议。目前,石丽平已带动4000多人就业,而这些绣娘绝大多数都是在外务工的返乡人员和留守妇女。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共计57个,这项工作的深入推进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类“非遗”名录的保护和传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带动一大批群众脱贫致富。

有着23年历史的“黔粹行”,同样也采用“企业+农户”的方式,在遵义、独山、盘州等地培训了大量绣娘。更为难得的是,2014年,黔粹行所有商品全部实现数字规范化,到2015年时就在厦门机场开设了第一家连锁分店,并入驻电商平台。

“黔艺宝”与“黔粹行”一样,经营的贵州少数民族特色商品,融合了贵州少数民族特色元素,兼具审美价值和实用性,为贵州旅游工艺品、家居饰品的发展引导出了一条新思路。

不仅有省内优秀企业依托政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有经济效能的产业,带动当地群众脱贫,政府也在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引入新的思想和血液。

从2016年3月起,文化部便开始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和高校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与当地传承人、企业和行业组织合作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当年5月,贵州省文化厅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展开合作,率先联合成立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工作站成立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之一的贵州苗妹银饰工艺品有限公司,签约了校企合作项目,建立苗妹银饰刺绣工作站,派遣设计团队进驻苗妹银饰有限公司,开展为期40天的研习,合作设计银饰刺绣产品100余款。

创新推广 走出大山

2015年1月,贵州省文化厅启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建设工作,并于当年7月建成对外开放。建成的博览馆展馆分为展示厅和传承厅。展示厅通过多媒体、投影等多种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贵州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接待国内外观众30万余人次,展馆的文化交流和展示及传承功能初步体现。

贵州是全国第一个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的省份。“非遗”馆展示厅以“多彩贵州”为缘起,在“非遗”十大门类框架下,按相近类别划分空间,精选贵州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展区内现有实物展品6000余件,实景模型60余组、图版200多幅,分4个区域进行展示。基于“活态”展示的理念,传承人受邀进驻展馆现场,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水族马尾绣、苗绣、皮纸制作技艺、苗族泥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茅台酒酿制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均位列其中,直观、生动地展现“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过程。这也是“非遗”馆与其他类型博物馆最大的不同之处。

贵州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化方面也做了大量努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自行开发了贵州省“非遗”数字化系统,储备大量原始数据,服务全省。

今年5月至10月的每个周末,多彩贵州风景眼文创园景区总是热闹非凡。“非遗周末聚”作为2017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主体活动之一,每周以一个县(市)为主题,融合特色商品展示销售、美食品鉴、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风貌。“非遗周末聚”已连续举办两年,今年还增加了“非遗”进高校、进社区等活动,引导人们聚焦贵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动了各地区的积极性。

10月举行的马耳他·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中,以及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贵州文化周上,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均有亮相,为当地人带去一系列贵州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实际上,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名扬海内外。

自2010年以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先后以不同形式赴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2011年1月,中国贵州苗族服饰巴黎展;10月,“侗族大歌”“苗族银饰”参加在香港举办的“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以及2012年3月至12月的澳门“卢家大屋”贵州非遗专场展;2013年6月,在台湾举办欢乐春节——醉美多彩贵州·“第三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在香港举办“第三届根与魂·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2014年4月,西班牙马德里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15-2017年,除了到马耳他开展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还分别在莫斯科和墨西哥等地,积极推介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论是带着驰名中外的侗族大歌和精湛的手工艺品走向世界,还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贵州的一张张名片,树立成为贵州品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传承人的生活水平和积极性,扩大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让更多人深入了解这些经过时间打磨的传统宝藏,以到达保护传承的功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