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工博会20年 见证中国制造“崛起之路”

时间:2018-09-23 22:2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9月23日电(郑莹莹)1999年底,首届工博会在上海召开时,尚未冠上“中国”之名,彼时名为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这个区域型展会有1.5万平方米,展位数514个,参展企业412家。那时候业内流行一句话,“是骡子是马,到工博会上来溜溜。”

一方面,工博会是中国现代工业对外展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舞台,为促进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众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制造领域最新成果,如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长征运载火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都曾亮相工博会,有些还是首展首发。中国商飞等企业成了工博会的“常客”,2008年成立的中国商飞,2009年就携C919大型客机模型等参展,此后的每届工博会,只要有航空航天展,大飞机都不会缺席。

孙允珠说,中国航天发展还是很快的,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上海航天几年发一颗卫星,现在一年能发几颗。

近年来,围绕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三大主题,工博会的发展开启了加速度,由航空航天、数控机床等代表的高端制造,占据了工博会的半壁江山。工博会已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发声”和展示的平台,不仅集中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制造实力和创新能力,还集中展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模式与方向,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工博会是中外企业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窗口,为促进中国与全球制造业创新链、价值链联动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博会走向世界的这些年,全球知名企业英特尔、西门子、ABB等接踵而至,漂洋过海来到工博会。2003年,西门子从德国开来一辆14节车厢的专列“自动化之光”,在当年轰动一时。

这些年来,很多境外企业纷纷携其最新研发产品、项目参展工博会,寻求合作,并开拓中国市场。

工博会举办的20年,中国制造也加快融入全球制造体系,机电产品出口扩大了17倍以上,国际市场竞争能力逐步增强。许多中国企业借助工博会平台走向世界,如上海电气、依图科技等企业通过工博会,让世界了解了其最新产品、最新技术以及制造能力,从而了打开海外市场的大门。

20年来,工博会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壮大,展示面积从首届的1.5万平方米增加到本届的28万平方米,翻了近19倍;展位数从514个扩大到1.3万个,翻了25倍;参展企业从412家发展到2500多家,翻了6倍。而最让外界关注的“成长”不仅在量,更在于质,可以说,20载工博会是见证“中国制造”迈入高质量时代的一个缩影。(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