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贵州:实招频出护蓝天 “气质”优良成常态

时间:2019-04-02 13:05:27 来源:贵州日报

日前,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2018年,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支出83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1.3%。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首次全部达到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率平均为97.2%,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平均为97.7%。全省未出现重度污染天气。

蓝天保卫战排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首位,也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我省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让“优良”天气成为常态。

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上,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实施“千企改造”工程,着力提升工业经济集聚化集约化水平。大力实施绿色制造三年专项行动计划,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和压减过剩产能,对“散乱污”企业实施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实施分类处置,倒逼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核发排污许可证,截至2018年底,钢铁、有色金属、陶瓷等3个涉气行业49家企业已全部核发排污许可证,2018年排污许可证核发任务全面完成。

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上,综合整治燃煤锅炉,完善燃煤锅炉淘汰系统。截至2018年底,全省已完成12台20蒸吨和19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的淘汰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63.7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累计发电85.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8%。经核算,全年节约标煤3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3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排放9.4万吨,处理生活垃圾及农林废弃物275万吨。

在调整优化运输结构上,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预计到2020年,全省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多式联运货运量增长20%。大力发展清洁交通,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油品质量升级。全面停止销售低于国V标准车用汽油、柴油。

在调整优化用地结构上,推进防风固沙绿化工程,全年共完成营造林520万亩,2018年全省森林覆盖率预计提高到57%。综合整治露天矿山,大力开展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投入资金4.7亿元,对842个露天矿山实施地质环境修复治理,修复面积达1903公顷。对全省建筑施工工地开展了扬尘专项治理行动,推动全省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治理进入日常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大幅提升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文明施工水平。

同时,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9个中心城市全面实现了24小时、48小时精准预报和72小时、168小时趋势预报分析,对空气质量可能恶化趋势进行预警、溯源分析,最大限度降低污染天气出现的风险。完善环境监测监控网络,深入推进大数据与大生态战略行动深度融合,突出监测监管,推进生态环保领域大数据全覆盖。目前,全省空气自动监测站达127个(国控点33个、省控点94个)。按照《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及机制建设方案》,预计到2020年,全省将新建67个省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此外,我省积极推广运用PPP模式,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全省509个项目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总投资约9790.4亿元,项目数处于全国第三位,在西部12省(区、市)处于第一位。其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类PPP项目共54个,总投资约556.6亿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