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贵州有好礼 ——我省旅游商品产业发展亮点纷呈

时间:2020-12-05 14:51:52 来源:贵州日报

黔游·聚焦

11月4日,广东游客胡静以购物结束贵州之旅。“买了贵礼礼盒,带回去送亲朋好友。”胡静口中的贵礼礼盒,是由贵州惠群贵礼名优特产商贸有限公司最新打造的“黔货出山之贵礼”礼盒——飞天茅台酒+普安红茶+务川蜂蜜,这样的组合赢得胡静大赞:“最具贵州特色的旅游商品。”

今年,贵州围绕“购买贵州本地旅游商品增加”目标,多方发力,推动旅游商品提质升级,交出亮眼答卷——

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贵州选送的64件参赛商品获得4金7银10铜,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被授予最佳贡献奖,贵州省旅游行业协会旅游商品分会被授予突出贡献奖。

丰富供给

“今非昔比!”杨成勇——“黔艺宝”旅游商品品牌创始人,在谈起贵州旅游商品发展现状时如此感慨。

杨成勇记得,2000年前,到苗寨旅行的游客走家串户,买走整套苗族服装、银饰以作纪念。“这一方面证明了贵州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极具开发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旅游商品供给不足的现实。”

2000年9月,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上,杨成勇的黔艺宝店铺开门迎客。杨成勇埋头深耕,琢磨着打造一款好的旅游商品。两年之后,店铺的装框银饰产品一举拿下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金奖。

20年过去,黔艺宝不断研发推出新产品,“拿奖拿到手软”。黔艺宝从北京路的一间小店,发展壮大成为贵州单体面积最大的旅游商品店铺。

“今非昔比”,这也是作为贵州省旅游协会商品分会会长的杨成勇,对行业发展的总结。从业20年,他见证了贵州旅游商品的起步、成长,“如今贵州旅游商品的供给十分丰富。”

9月20日,在第十五届贵州旅发大会文化旅游扶贫成果展暨特色旅游商品博览会上,250余家特色旅游商品企业,带来蜡染、苗绣、银制品、民族服饰、文创产品等旅游商品2000余种。

在杨成勇眼里,“如今贵州旅游商品,不仅数量多,好产品也多。”他对好产品的评价标准是:“能否打动游客”。他告诉记者,“旅游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旅游商品要传递贵州特色、贵州文化,还要经得起市场检验。”

今年5月,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多家单位启动“物爽贵阳”2020年游客满意的贵阳礼物评选活动,“能否打动游客”“游客是否满意”成为评选关键。最终,18件旅游商品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游客满意的贵阳礼物”称号。

8月10日,多彩贵州“贵银”公共品牌正式发布,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负责发起并注册贵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贵银”品牌母公司。事实上,早在2019年1月,贵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便与奥地利水晶配饰品牌施华洛世奇签约;9月,双方合作的300余款“贵银+施华洛世奇”系列产品精彩亮相,并获得“贵州省十大文创产品”称号。

纵观当下,以刺梨、辣椒制品为代表的食品,以白酒、茶叶为代表的轻工业品,以银饰、刺绣为代表的非遗产品,以天麻、杜仲、石斛为代表的地道药材产品,以香禾糯、火龙果、猕猴桃为代表的农特产品……贵州旅游商品量多质优。

广开销路

酒香也怕巷子深。杨成勇坦言:“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旅游商品企业都在思考如何拓展销路。”

中国旅游商品协会秘书长陈斌对此也有思考:“在国外,一些非遗产品每年只在特定时间销售,同时伴有传统的仪式、相关的活动,让游客沉浸其中,既体验了文化,又购买了商品。”

一边体验文化,一边购买商品,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便是这样一次实践——

10月25日,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万达小镇圆满落幕,游客从“黔地守艺”传统手工艺作品展、中国非遗文创大赛、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等活动里体验贵州丰富多彩的文化,再从小镇的各类旅游商品店铺里买走非遗旅游商品。

活动期间,丹寨万达小镇共计接待游客26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7亿元,小镇内的非遗商户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南山婆辣酱系列食品、南山婆西红柿酸汤粉系列食品分别获得银奖、铜奖。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从线上发力,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市场——

6月12日,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汪涵在直播间中向网友介绍南山婆香辣牛肉酱。短短20分钟内,3次售罄补货,销量超过10万瓶,销售额近百万元。

9月中旬,南山婆联合天猫丰收购物节和天猫家乡味道,共同举办的天猫南山婆辣椒节“百人吃辣挑战赛”,全网曝光量超过4000万次,南山婆系列食品知名度得到极大提升。

据贵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贵阳市组团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贵州好物精选商品展销活动上,搭建集宣传区、文化展示区、好物展示区、直播区等六大功能区域为一体的展馆,集中展销18家贵州本土企业的辣椒、文创、茶叶、刺梨等四大类185种产品。

助力脱贫

旅游商品对于贵州而言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它一头连着旅游消费市场,一头连着贫困乡亲。

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的苗族姑娘杨昌芹,用竹编为乡亲编织出脱贫之路。她将竹编与生活实用器具相结合,探索创新一系列立体精细的竹编工艺,设计出“竹编茶壶”等系列旅游商品,广受游客欢迎。

2012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杨昌芹创立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把竹编产品从小加工作坊发展到公司化运营。2019年,公司的产值达到1200万元,通过村集体扶贫资金入股的方式,利益联结177户贫困户,分红近10万元。

今年,该公司承接了国家“一带一路”援外的技术扶贫培训,员工由40多人增加到100多人,产品种类达到300余种。销售额从去年同期的400多万元增加到600多万元,产品远销英国、法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贵州提出大力实施旅游商品扶贫工程,做大做强旅游商品,提升游客消费,促进旅游扶贫。

织金县苗族蜡染刺绣工艺传承人蔡群,创办了织金县蔡群苗族蜡染刺绣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市场”的管理运作模式,由公司统一指导农户生产蜡染、刺绣等旅游产品,并由公司进行后期统一加工销售,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到2019年,公司有绣娘1200多人,人均月收入3600元到4000元。

黔东南州以雷山县入选全国十大“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为契机,乘势而为,以点带面,先后指导雷山、丹寨、从江、榕江、黎平等县建成105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并协调扶贫部门指导列入国家脱贫攻坚项目库。据统计,2019年黔东南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值超2.5亿元,吸纳就业2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5000余人。

做大做强旅游商品,拉动旅游消费,促进脱贫攻坚,贵州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