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贵州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一线扫描

时间:2020-06-11 09:23:00 来源:贵州日报

13_13_1237

威宁雪山水厂正在加快建设。杨琼 摄

13_13_1236

跨区域补充水源流进水城县归贵坪村伍佐水厂。

解水困也要解贫困

“哎,小心小心……” 

在剑河县革东镇翁备村密林深处的羊肠小道上,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第十三工作队(下称第十三工作队)的队员正前往翁备村高位水池检查。 

清晨的小道湿滑,突然一个队员脚下不稳,顺势向左边倒去,眼看要摔下约两米左右高的堡坎,幸亏他眼疾手快抓住树枝稳住了身体。 

“这种事已经习惯了,没事,我们经摔得很。”看着惊魂未定的记者,被摔队员显得淡定无比。

“这个水池的盖子还要缩小,防止蛇虫鼠蚁进去变成病菌,影响水质。”“刚才小路塌方,露出了水管,要及时修复,保证输水畅通。”……第十三工作队队员黄文军和第十三工作队现场工作组组长邓瑞振仔细告诫剑河本地干部。 

剑河县水务局局长杨昊说,剑河森林覆盖率高,水源多,存在问题主要是季节性缺水和居民直饮水的习惯,督战队每到一个村,不管水池多远道路多艰难,都要走到现场去查看工程情况,在群众家,也耐心告诫要烧开水喝,并解释原因,不厌其烦,真的让人敬佩。 

4月1日,第十三工作队进驻黔东南,按照省级统一标准,深入黄平县、岑巩县、剑河县、锦屏县、台江县、黎平县、天柱县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方案和进度统计以及销号标准,采取定点督战、巡回督战、明察暗访、进村入户实地走访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战。同时,第十三工作队还在原先制定的问题台账上进行延伸,将建立范围扩大到水源保护、水价及水费收缴、饮水安全明白卡粘贴完成情况、APP大普查饮水安全不达标台账整改落实情况等方面,使督战工作的内容更完善、指向更清晰。 

有付出,就有回报。5月22日,黄平县、岑巩县、剑河县、锦屏县及台江县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全面整改销号,黎平县和天柱县也将于近期销号。

值得一提的是,第十三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在督战过程中,发现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疾病、灾害等各种因素影响,所督战的片区仍有部分生活艰苦,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便积极发挥党员作用,进行扶贫募捐,共收到40名爱心人士的捐款8400元,按照每户捐赠3包大米、2包面条、2桶菜油和400元现金的标准,于5月23日全部送到了剑河县翁备村和麻栗村以及台江县交汪村的14户贫困村民手中。

大山深处的交汪村是一个传统的苗族村寨,全村631户3168人,寨子从中间向两边山上分散,水源充足,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水井。但是由于居住密集,水井四周全被房屋围绕,受生活污水污染相对严重。 

“要加个节制阀,把进水管改小,加大压力。”邓瑞振和队员邓文高爬上半山腰上的一体化高位水池,查看着消毒器和管网情况。 

“黔东南州不缺水,水源多,长期以来村民用水习惯是从水源点取水后直饮,如果水质不达标,会出大问题,我们督战,一方面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村民用自来水,喝开水,另一方面是重点督战饮水工程的消毒设施,要求及时补齐消毒房或者消毒器。”黄文军说。 

因交汪村受捐人数最多,在查看高位水池后,村里举行了简短的受捐活动。70岁的村民张布里独自一人带着外孙子生活,拿着捐赠的东西,感动不已:“又让我们喝上安全水,又给东西和钱,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大山,隔绝的是距离,但隔绝不了温暖的人心。

12天解决水厂无水难题

“真的感谢督战队,只用12天的时间,跨乡镇调来水,让水厂重新运作起来,村里的生活生产用水得到了及时保障。”在海拔2250米的水城县野钟乡归贵坪村伍佐水厂,野钟乡水管所所长张远动情地说道。

归贵坪是水城最偏远最高的村寨之一,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存不住水,过去全村791户3350人全靠满山找水和小水窖存蓄的房顶水生活,在现年68岁的村民杨忠亮老人记忆中,村民因水扯皮打架的事件可不少。

“村里人多,用水又紧张,冬春干旱的时候,村民组团走几公里去找水,经常因为水不够而扯皮打架。”杨忠亮老人说。

2019年,水城县在归贵坪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工程,以山顶的伍佐山塘为水源点,修建了伍佐水厂,一时解决了村民用水问题,村里还规划起30万羽的扶贫养鸡场,目前存栏量达到10万羽。

“我们核对发现,伍佐山塘的水年缺口是3万吨左右,冬春季节缺水就启动应急供水车供水。今年水厂在春节前就停水了,本以为会和往年一样,很快下雨补水,但今年气候异常,直到3月了都没有降雨,所有人都愁得很。”张远说。 

3月初,根据全省统一安排部署,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第九工作队(下称第九工作队)进驻水城,仅用9天时间就走访了包括归贵坪村在内的300余个农村。 

“水厂空着太可惜了,全村几千口人,老是靠政府送水车应急送水也不是个办法。”第九工作队副队长、省水利厅科技处处长姜瑛介绍说,为了解决缺水难题,督战队联合六盘水市、水城县两级水务部门成立工作组,12天时间铺设水管13.4公里,将临近乡镇公鸡山山塘水灌进了伍佐水厂。

“跨乡镇调水是正确的,今年干旱严重,快6月份了都没下雨,没水的话,后果不敢设想。现在水厂有补充水进来,我们实行分时段供水,村民用水完全没问题。”张远说

伍佐水厂只是第九工作队督战水城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一个缩影。 

进入水城督战时,正值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全队队员克服疫情影响,进驻第二天便总结出“六步工作法”指导督战,随后分散进村开展工作。

督战3个月来,全队队员以尚未脱贫人口所分布的村、组为突破口,采取资料查阅、现场调研询问、进村入户等方式,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打法、改变工作思路,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以“5+2”“白+黑”“8+N”的工作态度,分秒必争、日夜不停打赢饮水安全攻坚战。 

督战期间,还涌现出了一批感人事迹。 

姜瑛83岁的父亲两次因病住院,但她没有告诉任何队员和请假,只能用回贵阳开会的间隙悄悄去探望;队员康金刚接到督战通知时,妻子生产在即,但他没有任何怨言,耐心和妻子沟通,女儿出生,他也没能在现场,后在队员的“催促”下,回贵阳陪护了妻子几天就又返回督战一线;队员王文超说服新婚妻子,义无反顾在督战现场督战数月;水城水务局派出的一名督战队员爱人身患癌症,但他没有退缩,一边督战一边照顾爱人……

告别买水吃的历史

“水管和水表有损坏没,水有什么异味?”

“都正常,异味倒是没有,就是我们暂时还不习惯加氯消毒的气味,不过已经很满足了。”…… 

5月19日,恰逢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盐仓镇赶集,在中心街道开家电店的老板卯昌美兴奋地对正在门口检查自来水的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第一工作队(下称第一工作队)队员谈起了自己的“用水幸福感”。

卯昌美说,今年3月份集镇通上自来水以前,大家用水要看老天爷脸色,如果连续一段时间不下雨,家里的小水窖就会没水,只能买拖拉机运来的水用,“洗脸水留着洗脚,淘米水留着洗菜,最后都集起来拖地、冲厕所,一水多用,衣服脏了都要多穿几天,实在不敢轻易用水。” 

“全镇都缺水,店里的洗衣机,尤其是全自动洗衣机卖不出去,放着都招灰了,现在好了,水足够了,买洗衣机的人越来越多了。”说起生意,卯昌美的眼睛笑成了月牙形。 

彝语称盐仓叫“纳娄”,意为青油油的田地,因其境内拥有大片草场而得名。据传,古时这里曾是土司政权“乌撒”的政治中心。 

盐仓,蕴含着富庶之地的深意,但现实中的盐仓,却是威宁较为贫困的乡镇,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石漠化严重,喀斯特的地貌存不住水,人蓄饮水得不到保证,严重制约当地发展。 

威宁水务局职工邓飞说,当地几乎家家有小水窖、蓄水池或者水塔,在雨季来临时,大家千方百计蓄水,缺水的时候,部分村民就开着拖拉机拉水卖,价格高低不一,少的七十元一车,多的三四百元一车。 

为了彻底解决盐仓,尤其中心街道的饮水问题,贵州水投水务集团在当地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将10公里外,千百年来四季不干的黑鱼洞泉水引入高位水池,再通过管道流进千家万户,并安装了水表,制定管水收费标准。 

走进盐仓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门前水龙头和印有贵州水投水务集团名称的水表箱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有了稳定水,我们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了。”盐仓锐焰宾馆的老板邓锐不禁发出感叹。 

锐焰宾馆是盐仓镇上为数不多的集住宿和餐饮一体的宾馆,每月固定用水几十吨。邓锐说,过去买拖拉机的水,平均每月水费要800多元,最多时有1000多元,而且晚上还要熬夜把水从拖拉机里抽到厨房的水窖里,休息不足,严重危害健康。 

“我将自来水管牵到了厨房,水质干净透亮,水量又足,现在每吨水商用的3.75元,家用的2.55元,这可比以前买水划算多了。”邓锐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 

今年我省启动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以来,来自包括省水投水务集团公司、毕节市水务局和威宁水务局组成的第一工作队共100余人扎根威宁,披星戴月、翻山越岭,瞄准盐仓镇这样的边远山区、季节性缺水地区,深入工程现场和群众家中,了解水源水量、入户管网建设、管护工作机制、水费收缴等情况,全力保障群众有水喝、喝好水。 

“村寨和集镇,都是我们的督战工作区域。过去很多饮水工程建好了,但是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通过我们的督战整改,能够让工程运行起来,群众生活幸福感倍增,作为水利系统的职工,我们倍感光荣。”第一工作队队员岳凯说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