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专访浦东新区科经委主任唐石青:在科技创新上,浦东竞争的是未来

时间:2020-11-02 00:26: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科创上海)专访浦东新区科经委主任唐石青:在科技创新上,浦东竞争的是未来

题:专访浦东新区科经委主任唐石青:在科技创新上,浦东竞争的是未来

作者樊中华 郁玫 李姝徵

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1/80的GDP,其奇迹般的迅猛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经典缩影。

在浦东新区经科委主任唐石青看来,科技创新是促使浦东实现经济飞跃的重要因素。

“浦东因创新而生,其中,科技创新是其使命也是其发展的基石,”唐石青表示,衡量一个区域进步的不仅仅是GDP的攀升,而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为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地,浦东竞争的是未来。

科技创新已渗入浦东的每一寸土地

浦东从开发开放之初“聚焦张江",到今日创新要素齐全的科创环境;从最初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如今全力发展基础科学引领的原始创新;从以市场换技术培植产业链,到金融与科技、制造业、进出口几方活水相融……

唐石青表示,浦东三十年的迅猛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即是科创定位的先导、科创力量的积蓄、科创精神的传承与科创能级的节节攀升。

特别是在上海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这一目标提出后,科技创新作为浦东的发展目标,逐步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

“我最大的一点感受是,原来谈科技创新,总被认为是科研机构或是科创企业一个个孤立力量的事,但现在,科创的形态已经深入到每一个环节,各个产业、乃至各个政府部门,都在主动拥抱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动能。”唐石青说。

例如金融业,“当前推动金融进步的主要力量不是规模,也不是模式创新,而是科技创新,无论是电子货币、智能投顾等等,使金融愈加精准、普惠和便捷的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

而更多的行业因技术创业打破了产业边界,抓住了新的增长点。

“比如浦东的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本是做豆腐的工厂,现在通过自行研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塑了从果蔬田间种植、生产加工到零售的整个链条,企业已无法再用一个清晰的传统产业来定义。”唐石青说。

“回望浦东发展三十年,就会发现现在所有的变化都基于科技创新,包括城市管理如渣土车监管、灾害预警等等,也都因为科技进步而更加高效。”唐石青说,在应用端与产业端纷纷积极寻求科技创新的时候,上海作为应用场景与技术的高地,更使科技得以不断迅速演进。

以“大市场小政府”为科创护航

科创理念的渗透使浦东科创要素的聚集趋势愈加显著。截至2019年,浦东新区已建成大科学设施4个,在建大科学设施6个,高科技企业总量已达2918家,外资研发中心238家,在孵企业超过3500家。截至2020年9月,16家浦东企业实现科创板上市,占上海的57%。

在唐石青看来,为科技创新打造好的前期生态是政府应努力的方向。而这一生态应当包括完整性的科技、学术、工业和人才体系,以及开放的信息,“让创新诞生于不同学科和不同行业的交叉处。”

“在浦东,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各种产业和人才在围绕科创机遇不断进行重组,大大小小的创新就在其中诞生,这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科创生态能够提供的支撑。”唐石青说。

进一步地,科创生态还应向应用场景延伸,落地到新的经济领域中去。唐石青认为,新科技的应用场景实则是极其丰富、越来越多的,“但场景的挖掘和赛道的设立应是企业与市场的自发行为,政府要做的是为这些创新提供宽容的保护环境和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

他举例上海海昌海洋公园,近期便提出希望能够使用人工智能仿生技术来代替真实动物进行表演的设想,在保护动物的同时,带给游客更安全、亲密的与“动物”相处的机会。

“这是企业提出的切实场景问题,也是一件于全世界而言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唐石青说,此时政府要做的,是帮助企业寻找科技合作伙伴,鼓励多方合作进行创新探索,“政府鼓励科技示范应用先行快试,市场就会迅速予以反应,对创新接受度高也是中国市场的优势。”

作为中国的科创高地,浦东如何看待区域竞合?

“一给予市场充分的自由去为企业匹配更适合发展的区域;二是政府政策供给要量入为出,为企业提供确定性更为重要;三是加强民生保障,尊重科学的前提是尊重科学家和科学人才,”唐石青说,浦东是中国科创改革的先行者,理应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