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贵州:“组组通”筑就幸福路

时间:2021-02-24 09:23:00 来源:贵州日报

德江县荆角乡角口村通组公路。冯胜彦 摄(贵州图片库发)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云贵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贫困程度深,贫困面积广,贫困人口多且主要分布在地处偏远、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自然村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推进慢,农村交通基础一直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十三五”期间,贵州着力破解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于2017年8月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并用不到两年时间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7.87万公里,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100%通硬化路,惠及近4万个村寨1200万农村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3万人。

精准施策

破解农村出行“最后一公里”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曾经贵州农村出行最朴实的描述。

据统计,2017年6月底,贵州近19万个村民组中,30户以上村民组通畅率仅68.9%,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外面资源进不去,农村农产品出不来,农村交通成为亟待破解的瓶颈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农民群众的强烈期盼。

省委、省政府找准致贫穷根,果断决策,在2017年8月启动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将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放在“四场硬仗”“七大战役”之首,全力破解交通瓶颈制约农村发展的难题,实现全省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为保障“组组通”硬化路建设顺利建设,我省出台《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实施方案》,并以此作为主体框架,省交通运输厅又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形成“1+N”个政策体系。体系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组组通”硬化路修的范围是多大、修的标准是什么、修路的钱从哪里来、钱来了谁来修、修好了怎么养等问题。

共同发力

多部门合作一盘棋修路

目标已定,说干就干!

“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任务大,时间紧,在全国更无经验可循,为高质量推进通组公路的建设,我省集全省之力,全面推进“组组通”硬化路建设。省直部门主动作为,共同抓实资金、土地、林地、砂石料场、用水用电、炸材供应、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等要素保障。省财政厅积极协调贵州银行、贵阳银行及时向通组硬化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省林业厅专门印发通知,优化林业用地审核审批程序;应急、自然资源、工信、公安等部门也相互配合,通过增设临时料场、加大水泥调度和价格控制,保障农村公路建设需求。省委组织部举办“新时代大讲堂”3期约2.4万人次的专项培训,省交通运输厅分赴9个市(州)开展专题培训,确保了通组硬化路管理者、建设者、监督者熟练掌握政策制度、工作流程和质量管控。

同时,全省纪检监察机构将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作为全省第一民生工程,基层一线民生监督员全程参与跟踪监督,推动了通组硬化路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此外,面对艰巨的建设任务,省交通运输厅在全国率先研发农村“组组通”硬化路监管平台,对近4万个项目的项目库建立、计划下达、招投标、施工合同、实施进度、资金使用、质量监督和养护管理进行动态监管,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形成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监督留痕、责任可究”的完整信息链条,为精准调度、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摆脱桎梏

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一条条通组硬化路的建成,一辆辆货车开进了山区,一辆辆农用车开到了田间地头,通组硬化路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还提高了农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有效带动了农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据统计,自组组通实施以来,各地组织当地贫困群众组成劳务队经培训后参与通组硬化路建设,增加贫困群众就业收入渠道,沿线受益群众达1200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183万人,带动农业产业发展500万余亩,乡村旅游村寨突破3000个,新增农用车等38万余辆,通组硬化路已成为老百姓满意度最高、获得感最强的民生工程,交通扶贫脱贫率先突破。

更加让人振奋的是,交通巨变推动了产业巨变,农村产业革命进村入寨精彩纷呈,黔货出山如猛虎下山。如今在贵州高原上,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画卷,伴随着春天到来的脚步,沿着“组组通”公路的路线,正在村村寨寨铺展延伸。(记者 刘小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