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贵州 >

顺应时代潮流 让侗族大歌经久不衰

时间:8508-06-16 16:55:36 来源:中新网贵州

中新网贵州新闻6月16日电 题:顺应时代潮流 让侗族大歌经久不衰

作者 谭厚锋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之一,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智慧、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截止2021年,中国境内侗族人口数为3495993人。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湖南三省(区)毗连地区,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侗傣语族侗水语支。从历史文献记载与现代的实地调查材料来看,不难发现,在历史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并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其中的民族民间音乐与其他民族的民间音乐一样,成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在侗乡,流传着“客家有文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不种田无法把命来养活,不唱歌日子怎么过? 饭养身子歌养心哟,活路要做也要唱歌。” 在侗寨,年长者教歌,年轻者唱歌,年幼者学歌。侗族世世代代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使侗族大歌流传至今。

侗族大歌具有自己独特完整的多声部支声复调音乐体系的无伴奏、无指挥、一人领唱高声部、众人和声多人齐唱低声部的民间合唱音乐,这一特点,不仅是侗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侗族音乐的象征。

宋代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明代邝露在其杂记《赤雅》( 上卷) 和姜玉笙总纂的《三江县志》(卷二·社会) 这三则史料清楚地记载了侗族先民们以歌为乐、以歌传情、以歌为媒的音乐活动情景。

侗族大歌于1952 年被贵州省音协工作者萧家驹、郭可诹等人在黎平县岩洞乡进行土地改革时偶尔发现。这是在中国大陆被发现的第一个多声部支声复调音乐品种。1953年,贵州省黎平县岩洞侗族青年女歌队在贵阳演唱侗族大歌《蝉之歌》获一等奖。同年9月,黎平县侗族大歌歌手吴培信将侗歌唱到朝鲜前线,成为第一位走出国门的侗族大歌歌手。1953年12月,郭可诹在当年第12期《人民音乐》上发表《侗族民间音乐的简单介绍》一文,这是第一篇专门介绍侗族音乐的文章。文中第一次用了“大歌”一词。1954年,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赵宽仁到贵州省从江西小黄村考察侗族大歌。1959年1月,著名音乐家郑律成在贵州省黎平、榕江采风时,第一次面对面得以聆听到最质朴的侗族大歌这一优美和谐的多声部和声复调音乐,并大量宣传,引起了国际音乐界的关注,改变了西方音乐专家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和声艺术的看法,推翻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际音乐学权威阿尔斯特菲舍尔斯“中国民间只有单声部民歌”的观点,填补了中国民间音乐史上的空白点,改写了中国音乐史,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也为世界人民增添了又一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现象。

1986年9月28日-10月12日,贵州省黔东南侗族大歌女歌队应邀在巴黎市夏乐宫国家剧院参加巴黎艺术节,表演获得成功,引起轰动效应。巴黎艺术节主席约瑟芬·马尔格维茨称赞说:“在亚洲的东方一个仅有两百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保存这样古老而纯正的、如此闪光的民间合唱艺术,在这世界上实为罕见。”西方舆论界也纷纷发表文章给予高度赞扬。法国《世界报》说:“迷人的侗族复调歌曲吸引了西方观众”“侗族大歌是金秋艺术界的重要发现和成就之一。”法国《解放日报》称:“侗族大歌是最有魅力的复调音乐。”1988年侗族民间大歌合唱团再度应邀到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8个国家的40多个城市演出,轰动了西方世界,受到了西方音乐界的极高评价。

1994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侗族大歌亮相中央电视台。2009 年 9 月 3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贵州省黔东南《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可见,侗族大歌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史和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传统文化也在发生着改变,侗族乡民的生活场景和生计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侗族大歌在内容上和表演形式方面发生变化也是情理之事。侗族歌师也会顺应时代的潮流,也会创作出一些符合时代脉搏的新歌。任何文化都必须与时俱进才会更加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为了让侗族大歌顺应时代的潮流,应尽快培养并组织一支通晓汉语、英语、法语、德语的侗族大歌音乐专业队伍,让有国际音乐知识渊博、经过音乐专业训练、拥有全球性音乐人脉资源、深谙侗族文化、热爱侗族音乐(大歌)的音乐专业人士,以侗族乡村历史、传统文化、山山水水、鸟语花香为主要元素,创作出有汉文版、侗文版、英文版、法文版和德文版的侗族大歌经典曲目和《侗族歌剧》,并力图使这些曲目与歌剧就如人们津津乐道的世界性歌剧《浮士德》《茶花女》《意大利歌剧》那样经久不衰。(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