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贵州 >

贵州毕节:提升城镇品质 做强城镇经济

时间:2022-07-01 10:36:00 来源:毕节日报

推动城镇高质量发展,要大力培育生产、服务和消费多点支撑的城镇经济,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的良性循环。

毕节立足“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战略定位,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持续夯实产业基础,完善公共配套服务,不断提升城镇承载力和消费能力,一个宜居宜业的新毕节呼之欲出。

以产兴业,实现家门口务工

每天,金沙县民兴街道金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赵奕和妻子韦春兰早早就到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上班。赵奕告诉记者,“夫妻俩每月有6000元左右的工资,孩子在金沙县实验小学就读,少了后顾之忧。”

在金沙县,有1.7万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像赵奕家一样,享受着家门口务工的幸福。

近年来,金沙县按照“产城一体、产城互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思路,推动新城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无缝衔接、共建共享。依托金沙经济开发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做大做强金沙酒业、贵州皇冠新型建材、金沙冠香坊调味品、玉山九鼎等企业,引进奥斯科尔、厚普等一批电子企业入驻,为市民提供就业岗位。

同样的场景,也在毕节高新区出现。

记者走进位于毕节高新区工业园区的贵州绿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组装车间里,几十名一线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专心致志地进行汽车零部件产品装配,生产井然有序。

“我这个岗位负责检查线路,保证产品出厂质量。”作为产品质量检测的“最后关卡”,检测员左登云每天从上班开始,手里的活儿就基本停不下来。

该公司实行计件考核的管理制度,时间代表着收益,产量就是效益。贵州绿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组组长纪梅边忙着赶产品进度边说,“照我们现在的生产速度,每人每天能生产约180套线束配件,每月工资3500元至5000元。”

近年来,贵州绿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借助毕节劳动力和能源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毕节高新区及周边招聘了200余名工人。

同在毕节高新区,贵州星美服饰有限公司投产一年多来,已拥有8条生产线,400余名工人,年产服饰超过100万件,产值在6000万元以上。

以产兴业,有效助推了毕节城镇工业经济发展,全市各经济开发区共解决5万余人就业问题,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城镇扩容,集聚效应增强

近年来,毕节统筹“新”“老”一体建设,把新城、老城结合起来、一体推进,推动城镇空间扩容提质,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当前,“七星关—大方”同城化步伐加快,南环高速、碧阳三道、同心大道等骨干路网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市中医医院清毕院区扩建、市第三人民医院、金陵高级中学、职教城二期等医疗、教育项目建设有序进行,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补齐,承载能力逐步提升。

去年5月,毕节市2021年新型城镇化“三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七星关区中心城区城市棚户改造双井寺安置房(1、2号保障房)建设项目点举行。

七星关区中心城区城市棚户改造双井寺安置房(1、2号保障房)建设项目位于七星关区市东街道水西田社区,项目用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主要建设保障性安居房和幼儿园、配套用房、路灯照明、景观绿化等配套设施。

随着城市设施日趋完善,许多地方实现农村变城镇、农民变市民的历史性跨越——

威宁自治县按照“一环一湖三轴三带七片”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统筹安排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完善县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及供水、供电、通讯、防灾等基础设施体系。

赫章县紧紧围绕“神秘夜郎·古韵赫章”的城镇品牌定位,按照“一河两路”的城市空间构架,大力实施“东扩西拓南上北连”工程,促进县城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增效,推动产、城、景互动发展。

……

新城拔地而起,设施不断完善。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不断扩容,集聚效应增强。

消费升级,激发城镇活力

3月23日中午,一场充满民族特色的演出在百里杜鹃锦绣集市上演。伴随着动人的旋律,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演职人员翩跹起舞,吸引了广大游客驻足观看。来自四川自贡的白欣和家人赶紧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

“我们早上从西门游客服务中心一路游览过来,中午在锦绣集市吃了点小吃,正好赶上花仙子巡游表演。”白欣告诉记者,他在网上看到百里杜鹃景区的介绍,今年花期刚好有时间,就带着家人一起过来了。

赏非遗、品美食、观杜鹃,百里杜鹃醉人的风景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魅力给远道而来的白欣和家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美毕节,美美与共。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织金古城步行街、新街坊熙熙攘攘,人们品味着各种特色美食,烟火味正浓。

近年来,织金县按照“以古城为根体验历史,以县域为形构建产业”的思路,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为一体的景城融合综合旅游示范区。

“原来这里就是一个棚户区,经过统一规划、生态环境治理,平远古镇已然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织金县平远古镇项目投资方负责人说。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毕节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激发城镇活力。

记者走进七星关区桂花市场,一排排整齐、干净的蔬菜售卖摊位映入眼帘。

“以前,一到下雨天,就不想去菜场买菜。新桂花市场建好后,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来桂花市场买菜的市民廖敏说。

桂花市场的改变,仅仅是毕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缩影。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毕节累计打造城市商圈48个,培育步行街11条,建成便利店11216个、超市3466个、药店145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10个、农贸市场282个、“毕惠民”生鲜超市27个。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毕节将深挖人口潜力,全力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城镇承载力、城镇品质、城镇经济和城镇治理能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