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金融活水如何更好地“浇灌”民企?

时间:2019-03-16 22:32:53 来源:工人日报

企业抱怨银行门槛高,银行担心不良贷款风险,代表委员共议缓解民企融资难——

金融活水如何更好地“浇灌”民企?

本报记者 北梦原 余嘉熙 赵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去年的一句话扩展到整段阐述;在部长通道、记者会上,如何为企业“解渴”也成为有关部门的必答题;在各代表团、各界别的审议和小组讨论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就此建言献策……

融资难难在何处?

据不完全统计,在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只占25%。

上海富申评估集团董事长樊芸代表认为,民营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少,与银行的机制有关。“商业银行习惯于用考核国有企业的方式来考核中小企业,往往要求不动产抵押。对轻资产的企业来说,要求标准都比较高,操作手续比较复杂,企业融资难度较大。”

“一谈贷款,银行对抵押物的要求就是固定资产,要房产、要土地、要设备。”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远大代表对此感同身受,“中小企业的特点就是资产少、规模小,可以用作抵押的标的物很少。但银行的门槛摆在那里,即便你有良好的经营情况、现金流、企业信用、知识产权,仍无法获得贷款。”

审核严苛,银行也有自己的难处。在10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央行行长易纲表示,去年银行系统大力支持普惠金融口径的小微企业贷款,贷款增长非常高。但是普惠金融口径单户授信在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的贷款不良率是在6.2%左右,比较高。

多位来自银行金融机构的代表表示,在去杠杆、防风险的要求下,银行自身存在诸多监管约束,需要避免产生不良贷款。信用与风险,是银行“输血”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主要障碍。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风险进一步集聚,而银行是各种风险的承担者。”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代表坦言,客观来讲,银行对风险的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融资难。

解决老问题,还需新思路

如何让金融活水更好地浇灌民营和小微企业?代表委员们纷纷开出药方。

吴远大代表呼吁,银行应打破“隐形”门槛,建立符合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批政策,大幅压缩审批周期,精简提升效率。同时建立财政支持的中小微企业融资补偿奖励机制,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王天宇代表则建议,加快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建立便捷的债务追偿保护机制,形成公检法司、银行和企业机构间的合力共治。同时,完善自上而下的担保机制,建立各级担保基金,以解决民营小微企业担保难问题。

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委员表示,在融资难面前,企业也应该看清自身的问题。“必须得考虑自身的产品、所处的行业是不是符合金融企业的融资标准。”叶青委员表示,“一些小微企业不知道去哪里贷款,一有问题就想到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其实银行就有这些产品。”

为此,叶青委员建议,银行应适当地对小微企业进行贷款辅导。

今年全国两会,金融科技和金融创新也受到了各界的关注,为破除融资难、融资贵这一老问题提供了新的选项。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下一步将加强金融科技应用,助力疏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针对银企信息不对称、风险识别不精准、融资成本高等痛点,探索利用神经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优化信贷流程和客户评价模型,降低信贷业务成本,提升信贷服务效率,推动融资审批更加自动化、产品营销更加网络化、风险识别更加智能化。

“解决小微企业,包括中型企业、民营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3月5日,在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对银行来说,获取企业信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方面银行业做了很多探索,前年以来,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可以做到很快放款,不良率保持在很低的水平,比如建设银行只有1%左右。”

郭树清表示,银保监会将进一步推广这些经验,在大中小银行里面普及,采取更多的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