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产销双双下滑 汽车业如何走出低潮

时间:2019-05-28 00:00:00 来源: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汽车行业的整体下降趋势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对此,专家表示,虽然5月车市仍难言乐观,但随着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的逐步落地,基建投资对消费市场促进作用的逐步显现,今年车市实现稳定发展并无悬念。其中,七八月或将出现增长拐点。

产销持续双降

4月份,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扩大,产销量分别完成205.2万辆和19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9.8%和21.4%,同比分别下降14.5%和14.6%,同比降幅比3月分别扩大11.7和9.4个百分点。

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6万辆和157.5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0.5%和22%,同比分别下降17%和17.7%,降幅仍大于汽车总体。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9.2万辆和40.6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6.4%和19%;产量同比下降1.8%,销量同比增长0.1%。

“与1-3月相比,4月份产销整体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陈士华介绍,3月和4月的产销量合计为461万辆和450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8.3%和9.6%,降幅处于较高水平。

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8.9万辆和835.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和12.1%,降幅比1-3月分别扩大1.2和0.8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688.8万辆和683.8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3.6%和14.7%。降幅比1-3月略有扩大。

“目前,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消费信心不足。另外,受国五、国六排放标准切换期的影响,以及消费者对国家刺激消费政策期待等因素影响,市场观望情绪明显。”陈士华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目前我国正处于多方面的过渡期和转换期。国六标准将在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消费者会犹豫是否选购国六排放标准的汽车,甚至有消费者希望等国六排放标准汽车的技术水平稳定之后再进行选购。此外,还有其他不确定因素。

“从私车购买能力上看仍有短期压力。例如,今年一季度,中西部地区房地产销售额仍保持10%的增速,一些购车潜在消费者的购房现金支出与债务增长较强,对购车消费有挤出效应,从而造成入门级私家车需求暂时不旺。”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直言,目前乘用车消费市场不强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多重因素影响造成的。

“近几个月以来,一些省份关于国六排放标准提前实施的新闻层出不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退坡,西安经销商服务费事件给行业规则带来了考验。诸多事件及复杂因素影响着市场上下游各利益链之间的关系,困扰整个车市的秩序,造成消费者观望情绪不减,经销商信心受挫,零售消费市场复苏艰难曲折。”崔东树说,“虽然增值税降税后部分指导价有一定下调,但企业效益改善是缓慢过程。4月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的新品和新消费趋势亮点主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传统燃油汽车依靠新品拉动增量效应远不如历年效果突出。”

拐点或将出现

在谈到5月国内车市展望时,崔东树预测“仍是相对低迷”。“由于国六排放标准实施的公布进度稍慢,个别地区仍没有明确的执行文件。如果从维护经销商利益的惠民角度考虑,自政策公布到实施需要间隔几个月清理库存,但目前时间短、任务重,因此经销商对库存清理力度较大。由于市场低迷,消费者抢购低价国五排放标准车型的热情不高,反而可能观望延迟购买,因此预计5月的市场仍是相对低迷。”

据了解,虽然目前国内车市持续低迷,但不少专家依然信心满满。

“随着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的逐步落地,基建投资对消费市场促进作用的逐步显现,我们对全年的汽车市场稳定发展充满信心。”陈士华说。

“今年1-4月,乘用车市场持续负增长,且销量低于2016年水平,呈现严重低迷特征,相信下半年销量会有所改善。”崔东树介绍,今年1-4月,国内汽车批发量同比下降12%,弱于近几年的全年走势。“4月份批发量同比下降15%,似乎状态较差,但主要是乘用车因素的影响。近几个月以来,既有减税降费的政策利好,又有汽车下乡促进消费等积极信号,未来市场压力会得到逐步缓解。”

对于今年国内车市走向,崔东树认为,将保持“商强乘弱”状态。“自2017年以来,乘用车市场相对持续走弱,而商车市场相对持续走强,这是政策推动商用车走强,而消费不旺导致乘用车需求低迷。”

“2010年以来,国内商用车市场出现持续低迷,但随着环保和投资的旺盛,商用车市场逐步较强,尤其近两年来商务车市场出现企稳回暖的态势。今年1-4月,广义商用车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这是很好的表现,表明经济环境相对较稳。今年上半年,随着投资景气的回升,重卡和牵引车等更新需求增大,重卡市场前景广阔。”崔东树说。

“今年国内车市产销增速很有可能出现拐点,大概率会出现在7月和8月。”在许海东看来,从去年7月开始我国汽车产销数据开始走低,较低的基数也为今年下半年实现增长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记者 于大勇)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