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今年财政政策如何发力?财长刘昆透露四大重点

时间:2021-01-11 00:00:00 来源:

我国一年财政支出高达三四十万亿元,今年财政政策如何发力,资金怎么花备受市场关注。

近日财政部部长刘昆接受新华社采访时,阐述了今年积极财政政策重点,以及这笔巨额财政资金的重点支持方向。

重点一:保持一定减税降费力度

去年我国减税降费规模高达2.5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力度较大,减轻了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了疫情难关。去年一些阶段性、应急性减税降费政策已经在年底到期,企业十分关心今年我国是否还会出台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今年减税降费政策将如何推进。

刘昆表示,财政部门将克服眼前收支压力,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在保持一定减税降费力度基础上,着力完善相关政策。

刘昆表示,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实施助企纾困政策需要,今年保持一定的减税降费力度,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帮扶企业,再“送一程”。

“近年来,我们实施的许多减税降费政策不是一次性、临时性的,而是制度性、持续性的,多年实施下来,叠加累积效应越来越大,企业减负也会越来越明显。”刘昆说。

制度性减税降费主要体现在增值税减税、个人所得税减税和社保费降费。其中,增值税进项抵扣增加,并将税率简并下调至6%、9%、13%三档。个税提高起征点,扩大税率级距,并引入6项专项附加扣除。社保费调整基数,将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下调至16%。

中国政法大学施正文教授对第一财经称,考虑到财政可持续性,今年减税降费规模不会像去年那么大,但估计也会超过1万亿元。

重点二:花钱兜底民生等领域

去年受疫情冲击,地方财政收入下滑,“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面临较大压力,为此去年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重点兜底“三保”支出,今年也将如此。

“财政收支压力再大,也要坚决保障好民生支出。”刘昆说,2021年,财政部将继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各地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占比较大。比如去年山东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9.4%。

今年具体哪些领域民生支出会增加?刘昆表示,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支持发展文化事业产业等。

重点三:直达资金总量和范围扩大

为了及时纾困企业和困难群众,去年我国首创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1.7万亿元资金快速直达市县基层财政,用好这笔“救命钱”。

刘昆介绍,2020年,财政直达资金预算下达已经完成,截至12月29日,1.52万亿元已经投入使用,效果明显。在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仅用20天时间,就将九成以上的中央直达资金下达市县基层,省级财政细化下达时间平均只有1周。资金“精准滴灌”,确保了每一分钱都用到基层急需以及惠企利民领域。

2000年10月,国务院要求研究建立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刘昆表示,财政部将认真总结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经验做法,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安排,推动资金管得严、放得活、用得准。今年直达资金总量将比去年有所增加,范围扩大。

重点四:高度警惕地方债风险

为了应对疫情冲击,地方政府去年大规模举债,目前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近26万亿元,债务率逼近100%警戒线。另外规模较大的隐性债务风险也不容忽视。2021年地方政府偿债规模较大,如何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备受外界关注。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有的地区仍在新增隐性债务,个别地区偿债风险有所上升。对此,刘昆表示将“密切关注、高度警惕”。

“平衡好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合理安排赤字、债务及支出政策,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刘昆说。

多位财税专家分析,目前地方政府显性债务规模增长较快,随着经济稳步恢复,今年地方政府举债增长速度将会有所放缓,更好地与财政收入增速相匹配。 (陈益刊)

转自:第一财经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