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时评 >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连减” 为全球避险资金增加选项

时间:2020-07-29 00:00:00 来源:

只做减法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正在加持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力度,搭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进一步弭除经济全球化的潜在堵点。

7月23日起,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开始施行。2020年版清单条目由2019年版的40条减至最新的33条,相较于2017年版的95条更是下降了65%。笔者认为,新版负面清单中服务业加快开放以金融服务为支点,制造业以放开商用车股比限制为核心,农业领域围绕至关重要的小麦作物进一步开放,展示了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积极吸引外资的决心,也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首先,只做减法、不做加法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彰显了中国经济深入对外开放、谋求与世界经济共赢的决心和能力。

近年来,我国深入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开放水平,2020版负面清单已经是我国连续第四年压减清单。此外,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在法律法规层面正式确立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外开放的法治化进一步升维。

从2020年的具体压减条目来看,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包括取消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寿险公司外汇股比限制等)提前落地实施,便利外资参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等竞争,分享金融业发展成果;在制造业领域,放开商用车制造股比限制也意义重大,商用车制造产业成熟、竞争激烈,只有贴近产能和市场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这一点从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后的成本快速下降可以得到有力印证;农业对外开放方面,由于市场需求巨大,小麦可以说是中国农业的“战略性”农作物。该领域深入对外资开放,展示了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最大诚意”。

其次,中国是劳动力、技术、大数据等生产要素流动最充分的国家之一,折射于经济数据中,是中国产能和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与潜力,其与全球经济相衔接的重要环节,就是资本的跨境高效流动。

在我国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的努力之下,2017年-2019年,在全球跨国投资连续下滑的背景下,我国吸引外资分别达1363亿美元、1383亿美元、1412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同时,资金跨境流动,通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生产端、消费端各种“穿针引线”,最终转化为贸易领域的大数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8年增长3.4%,有望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今年虽然受到疫情扰动,但从月度看,自4月份起出口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6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长5.1%,其中出口增长4.3%,进口增长6.2%。

第三,疫情扰动全球经济,但也促进对经济全球化核心要素的再思考,中国经济韧性得以体现。我国再次压减负面清单,无疑为全球避险资金的去向增加了选项。

今年的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产生了明显扰动,但是也推动达成新的共识——未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不能仅仅注重成本分析,还应关注安全度竞争优势。在应对疫情过程中,中国经济展示了强大的韧性和修复能力,中国产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物美价廉,还在于其安全稳健,这也使得中国经济在风险突发时刻、以及日常的防风险配置中,能够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

而我国不断深入的对外开放,逐步消除政策和产业壁垒,也使原本以避险为主要诉求的海外资金,在寻求安全的同时,也能够寻求收益,甚至是较高收益。

笔者认为,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加速对外开放的意义还在于我国经济能够对接国际最优的标准、技术、管理、治理,从而实现中国产能和中国消费的升级,并进一步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结构优化,“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转自: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