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原创 >

贵州大学探索不断线的帮扶机制

时间:2019-03-27 18:07:52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大学全力推进“校农结合”,探索“123”工作法,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校农结合”让贫困农户和学校师生共同受益。

截至目前,贵大采购贫困户农产品总金额达到1500余万元,扶贫农产品采购量占食堂农产品采购总采购量的60%,覆盖全省7个市州21个县42个乡村(包括14个极贫县、20个极贫乡镇),惠及贫困户2028户、贫困人口7480人。

“校农结合”工作启动以来,贵州大学充分利用采购上的规模优势、创新上的人才优势,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在采购数量上做加法,在采购模式上做文章,总结出校农结合“123”工作法,即1个目标:校农满意;2个渠道:食堂+超市;3个保障:成立专班,健全机制;扶贫扶智,技术服务;定产定销,精准到户,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精准扶贫,贵州大学采取“学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既破解了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又为学校提供了新鲜食材。

在做好常规农产品进学生食堂的同时,贵州大学率先引进“农校直销合作”平台,并开设“贵州大学校农结合扶贫农产品直供点”,按照“农户增收、师生受益”的原则,通过“需求引领生产,项目带动产业”的方法,探索建立惠民惠师、帮扶不断线的常态化扶贫机制,使贫困地区优质、特色农副产品进入校园,并打破了采购农产品只供应学生食堂的单一模式,将更多需求传导给教师,使更多优质绿色农产品进入了教师家庭的菜篮子。

针对产业扶贫项目趋同、应急销售、运营成本高、资源整合不够、扶智效果差等问题,贵州大学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在产业指导、技能培训、技术指导、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着力,选派了400多名教授、博士和57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各地贫困乡村,以市场需求引导农户科学种植养殖,通过智力帮扶,规范农户种植养殖技术规范,引进现代技术,有效提升贫困农户劳动技能,让贫困地区农户有了脱贫致富的门路和技术,为实现稳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