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阳4月8日电 (袁超)记者8日从贵州省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贵州首座“提篮”式公路桥梁——G320线花鱼洞大桥被国际桥梁大会(IBC)授予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金奖,该奖也被誉为桥梁届的“诺贝尔奖”。

图为获奖的G320线花鱼洞大桥。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侧重于适合的技术与材料创新、美学价值、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度、公众参与度等。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共有9座大桥获得该奖,其中贵州就有4座。
G320线花鱼洞大桥位于贵州省清镇市境内,跨越红枫湖,全长270米,于2019年2月20日开工,2021年6月29日建成通车,大桥在原桥的基础上进行拆除重建,获得11项国家专利技术、1项省级工法,尤其是中国首创的“边建边拆”的改建方式,成为山区桥梁改建典范,是贵州首座“提篮”式公路桥梁。

图为获奖的G320线花鱼洞大桥。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花鱼洞大桥地处5A级风景区及水源保护区,环保要求极为严格,这些特点决定了旧桥拆除不能采用传统的支架或爆破等拆除方案。经过多次研究论证,结合本桥原桥桁式组合拱受力特点,提出中国首次利用新桥拆旧桥的拆除方案,即利用新建桥梁主拱圈强大的承载能力,将其作为拆除旧桥的支撑架,在新建主拱圈上设置吊索连接旧桥拱圈,施工预加力以支撑旧桥部分重力,以“拼装逆过程”思路逐段拆除旧桥,并通过调整吊索索力控制旧桥主拱圈受力,保证拆除施工顺利进行。
“大桥的建成,不仅满足了民众的出行需求,更成为红枫湖景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摄影构图上来说,有了桥的加入,整个景观更具层次感。”谈及该桥获奖,清镇市酷爱摄影的张强激动表示,一条条公路串连,一座座桥梁架起,一条条隧道贯通,昔日“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变得四通八达,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
数十年来,在92%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的贵州,桥梁建设者攻坚克难,在喀斯特高原上架起2万余座桥梁,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47座在贵州,堪称世界“桥梁博物馆”。(完)
相关阅读
猜您喜欢
- 贵州发布关于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提示
- 贵州兴义市:巾帼创业帮扶中心近5年推荐妇女就业创业8000余人次
- 贵州黎平:推进公益性苗圃建设
- 贵阳贵安2021年住房公积金缴存额134.36亿元
- 贵州仁怀:社会经济发展奏响“奋进曲”
- “95后”制茶师与千年“云雾贡茶”
- 贵州金沙:“藕遇”丰收
- 水青苔也能做菜吃?探访贵州侗寨特色青苔美食
- 贵州从江:雾漫侗寨宛若仙境
- 贵州贵阳:银企用心用情服务三农
- 贵阳经开区2022年创业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 贵州实现安全文明有序祭扫 网络祭扫同比上升86.64%
- 贵阳市南明区:核酸检测有序进行
- 贵定:“养鱼不换水 种菜不施肥”循环种养寻出致富新路
- 兴义市对4个镇5个街道办采样区域实行临时管控
- 贵阳:“以虫治虫”,助力果农防虫害保丰收
热门文章
-
雷迪博士:美国的健康成长,印度受到欧洲和EMS的弱点抵消
原创 2022-02-24 16:52:10 -
Jet Airways宣布提供“运气票”优惠
原创 2022-02-24 15:52:20 -
ACC Plinges 3%; Q4净跌至69%
原创 2022-02-24 14:52:25 -
Arun Jaitley与Bishnu Prasad Paudel举行了双边会议
原创 2022-02-24 13:52:10 -
Hinduja Global Solutions Q3 FY16 PAT达171万卢比
原创 2022-02-24 12:52:21 -
等待太久价格纠正了吗?
原创 2022-02-24 1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