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家高新区担当"领头雁"

时间:2019-03-21 00:00:00 来源: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重构全球经济结构,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科技的发展动力、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都发生深刻变化。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引擎,国家高新区正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发展新经济,坚持创新引领,加快集聚高水平知识、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加强创新资源共享,厚植创新土壤,积极培育瞪羚、独角兽等新经济爆发式成长主体,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大步迈向“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全球首款5G折叠屏手机、首款全球领先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芯片、全球首个抗艾滋病长效融合抑制剂等令全球惊艳的高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小米、寒武纪、地平线等“独角兽”企业爆发式增长;5G通信、新一代人工智能、北斗等高精尖产业快速成长壮大……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国家高新区经济继续提质增效,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势头,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来自科技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168个国家高新区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3万亿元,出口总额3.3万亿元,净利润2万亿元,实际上缴税费1.7万亿元,园区新注册企业超过40万家。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广东深圳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本地GDP增长贡献率超过20%,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

坚持高质量发展 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

“我们自主研发的码垛机器人及自动化集成系统,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套生产线可替代20人,一年之内即可收回成本,目前已在食品加工行业投入使用。”北京赛佰特总经理王亭友表示。

“公司研制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天眼系统,拥有科幻片般强大的人脸识别能力,可在匹配到人脸的第一秒进行精确搜索,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公安系统帮助捕获、控制嫌疑人员5000多人。”旷视科技Face++总裁付英波说。

这仅仅是中关村众多科技创新成果中的一个典型例子。科益虹源自主研发的光刻用准分子激光器,具有短波长、高能量、高重频等特性,是光刻机的核心部件,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进口替代;国联万众自主研发的4G/5G氮化镓(GaN)功率放大器芯片,打破了5G射频功率器件垄断,实现全频段覆盖……如果说“敢为天下先”是中关村与生俱来的气质,那么,不断涌现的原始创新成果,则让这个“村”始终走在中国创新创业的前沿,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此外,近年来,中关村在人才、技术、资本的“新三驾马车”推动下,正从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国际前沿水平的“跟跑者”,转变为不同领域的“并跑者”、局部领域的“领跑者”。2018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收入超过5.8万亿元,独角兽企业80家,居全国首位。其中,中关村示范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2018年1-10月,企业共申请专利6.8万件,同比增长11.3%;截至2018年10月底,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超过9.5万件,占北京市企业有效发明专利量的63.9%。

中关村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可以说是国家高新区在新时代进行探索尝试的一个缩影。

杭州高新区(滨江)依托自身的独特优势,吹响了打造全国数字经济最强区的号角。“滨江联合创新中心”5G实验室、国家“芯火”双创基地正式启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正式运行……通过一系列的谋划布局,杭州高新区(滨江)正着力增强创新引领能力,集聚壮大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生态,并在自主创新上高端发力,培育了一批数字经济细分行业的领军型企业,打造了一条比较完整的网络信息产业链,推动数字经济引领产业集群化规模化的发展,形成了以阿里巴巴、网易为首的智慧互联产业集群,以海康威视、大华控股和宇视科技为代表的智慧安防产业集群和以新华三、华为通信为代表的通信制造产业集群等。

据了解,2018年杭州高新区(滨江)的经济总量实现高速、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综合竞争力再上新台阶。数据显示,2018年,园区实现生产总值1350.66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居浙江省、杭州市前列。

成都高新区则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创字当头、惟高惟新,以质为炬、争先率先”16字高新精神,争先率先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如今,成都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中排名第六,新经济产业活力迸发;聚集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等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覆盖五大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办企业1762家,国内首款智能掌上超声设备、全球领先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全球首创的3D打印血管等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合肥高新区加快发展新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于1月22日正式发布。根据《方案》,合肥高新区将以建设“新经济尖峰”为目标,坚持创新和平台双轮驱动、场景和生态双重赋能,按照“新技术、新产业、新场景、新平台、新主体、新生态”六位一体发展思路,系统推进新经济发展各项工作,着力打造四大变革技术、五大经济形态、八个新型应用场景、百家瞪羚独角兽企业,充分激发新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全方位深层次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力争到2021年,树立旗帜、打响品牌,进入全国新经济发展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创造者和引领者。

厦门火炬高新区坚持把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推进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统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据了解,2018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729亿元,同比增长12.5%,高于厦门市2个百分点。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元,千亿产业链达到两条。

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发展新动能

推进新时代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国家高新区不仅着力增强国家高新区原始创新和核心竞争能力,同时也积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为核心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经过30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已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如今,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正成为各个国家高新区新阶段的新目标。

比如中关村,作为我国原始创新的高地,不仅积极发展高精尖产业,更是精准施策助力高精尖产业发展壮大。2018年,中关村管委会出台中关村示范区分园高精尖产业培育专项支持措施,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创新发展和集聚,支持各分园构建各具优势和特色的高精尖产业集群,形成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格局,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同时,印发实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指导意见》,支持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杭州高新区(滨江)则推出新一轮“1+X”产业政策和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1条举措,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蓝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大爆发,新能源、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快速壮大,服务业茁壮成长,已然形成了“万树梨花春满园”的产业图景。

武汉东湖高新区则依托“光”,又跳出“光”,推进产业跨界融合、企业平台化建设,推动“中国光谷”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光电子竞争的知名品牌。据了解,武汉东湖高新区坚持发展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五大主导产业,近几年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数字经济两大新兴产业,形成了“5+2”产业体系。2018年,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55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

厦门火炬高新区以“双千亿”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前布局集成电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厦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其中,平板显示产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细分评价中排名第一;厦门火炬高新区被评为全国十大集成电路优秀产业园。

青岛高新区则立足青岛产业短板,聚焦软件信息、医药医疗等六大主导产业,坚持“培育”和“掐尖”并举,实施“双百千”行动和“一业一策”计划,积极开展“千企招商大走访”和“精准招商大走访”,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布局结构优、规模体量大、支撑带动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等一批批高新产业集群在高新区茁壮成长,支撑起高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高新区也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寻找独角兽成为众多高新区寻找隐形产业冠军的目标。

根据2018年3月23日发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独角兽企业共164家。其中,国家高新区依托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聚集了125家独角兽企业,占全国的76.2%。独角兽群体出现的地方就是新经济蓬勃发展的地方。

此外,培育充满创新活力的瞪羚企业也已经成新时期高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武汉东湖高新区也是在全国较早推行“瞪羚计划”的高新区之一。据武汉东湖高新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钟复平介绍,2011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启动“瞪羚计划”,主要围绕提高融资能力、强化创新能力、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

2013年,广州高新区启动“瞪羚计划”,每年遴选一批瞪羚认定企业和瞪羚培育企业。

2018年8月15日,佛山高新区启动瞪羚企业与单打冠军企业培育计划,发布了培育标准和政策方向,拟设立瞪羚企业扶持专项资金和制造业单打冠军企业扶持专项资金。

“瞪羚企业已经成为孕育原创新兴产业和催动传统产业颠覆式变革的引领者,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表示。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打造双创升级版

“把身体沉下去,服务送下去”服务创新,人才新政“绿卡直通车”,当好“店小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双创升级版,正成为当前众多国家高新区孜孜以求的目标。

比如,中关村坚持对标一流、补齐短板、优化生态,在全国率先发布实施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费用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对1485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研发进行资金支持。

同时,牵头起草并推动印发《北京市加强国际人才引进与服务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国际人才引进力度。

也门人阿德已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2014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创办了一家叫做“爱梦娱乐”的互联网公司。最近,他身上多了件稀罕的中国“宝贝”——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俗称“绿卡”。而且,他是首批通过积分方式拿到“绿卡”的外国人。

据了解,中关村落实公安部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外籍人才出入境新政,累计出具外籍人才推荐函670余份,其中443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通过“绿卡直通车”政策获得在华永久居留权,41人通过积分评估获得在华永久居留权。目前,中关村已聚集海外专家、外籍从业人员等各类海外创新创业人才5万余人。

此外,中关村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截至2018年11月底,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16家,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达到337家,新三板挂牌总数1483家,占全国的1/7。北京四板市场累计服务中关村企业超过6000家。中关村推动设立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成果转化子基金,已征集了意向合作子基金50支,同时联合北京市金融局、市科委联合发布实施《北京市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8年-2022年)》和《关于首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会同西城区、海淀区政府共同建设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

作为一直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坚持“小政府、大服务”的理念,“把身体沉下去,服务送下去”,积极探索政府服务创新,从商事制度到投资项目审批提速,再到公民个人办事服务等,杭州高新区(滨江)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全方位改革,以政府自我变革全面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建设人民满意型政府。

常规企业开办时间控制在3天以内、“多证合一”“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改革做法在浙江省率先试点并推广、“证照分离”改革纳入全国高新区试点、“亩均论英雄”改革……杭州高新区(滨江)越来越多的“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落地,用简政放权做“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乘法”,让这里创新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各类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蓬勃发展。2018年园区新注册企业8862家,新增注册资本498.5亿元。

供给营养素的“粮仓”是高质量发展的“起跳”台,而存放“粮食”的优质环境是实现高质量“越级”的重要条件。

多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秉承“小政府,大服务,扁平化管理”的服务理念,不断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了“24+”的精准服务,以政府管理的“减法”换取创新创业的“乘法”。通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审批服务事项通过“智慧火炬”平台或市级平台,实现“最多跑一趟”。深入走访企业一线,全力提供“保姆式”服务,去年共协调解决企业问题1927项。着力打造“一个资本平台+四个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的“1+4+X”科技金融体系,目前已集聚300多家创投、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形成了超过300亿元的金融资本。同时,推出一批人才公寓,完善园区交通、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提升宜居宜业环境。

青岛高新区则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研究制定《青岛高新区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方案》《建设工程项目容缺预审查实施办法》,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同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新模式,20余项审批事项办结时间由3-10天压缩至1天,入驻大厅事项100%实现“一次办好”。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继续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聚焦实体经济、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特色发展、坚持绿色协调发展为原则,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正在国家高新区全面开花。(记者 李争粉)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